秒揪脑结核病原二代测序病原快检大有可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7-10-9 17:18:44   点击数:
 

?

原因不明的感染一向是医学上的难题。在电视剧《外科风云》中,在病原检测不出的情况下,医生只能凭借经验尝试治疗。

现在,医务人员有了一种新的利器——基于二代基因测序的病原快检技术。这种技术自进入中国以来,已经在众多疑难感染患者的诊断中到关键性作用。其中,就包括一位来自菲律宾的船员。

生死时速,基因科技“秒揪”病原

今年7月中旬,唐山万航国际船务有限公司的一名菲律宾籍船员康复出院。医院、华大基因和医院联手解决了他的疑难感染,使他得以平安地踏上归国之旅。

6月2日,这名船员在船上发生头痛、左半身偏瘫的症状。货轮就近停靠在唐山,患医院就诊,后转至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主治医生毛文静回忆,患者来院的时候出现发热,左侧瞳孔散大、反射差,左侧手臂完全无力,意识也在逐步丧失,情况危重。腰穿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含量高、糖类含量低,液体呈微黄色。“感觉像是结核性脑膜炎。”毛医生说,“当即就把结核药用上了。”

但医院使用常规的方法,始终没有找到结核菌,因此一直采取多种抗菌药物并用的保守治疗方案。在6月12日,神经内科主任刘斌教授请来医院的关鸿志教授,对患者进行会诊。

在此之前,从年起,医院神经科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国内首先开展脑脊液二代测序研究,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筛查。关鸿志教授正担任此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出建议:试试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的病原快检。

6月22日下午,天津华大基因交付病原组收到了患者脑脊液样本。这项检测一般需要2-3天,此次由于感染危重,华大做了加急处理,30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检测流程。23日晚上,检测报告出炉,样本中检出了结核分枝杆菌。

获得了明确的病原信息后,医院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一改之前多管齐下的保守用药,集中火力向结核发起反攻。7月中旬,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回国,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

广谱病原检测,“十年沉疴”一朝解决

现在,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的病原快检,比传统的涂片技术范围更广,比病原培养更加快速。同时,这项技术的检测范围与病原数据库的大小一致,突破了临床上以往“怀疑什么,检测什么”的限制,是对抗不明原因感染的新利器。

在二代测序技术普及之前,一旦出现症状不典型的感染,往往需要依赖医务人员的经验,通过涂片、培养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检查,常造成病情贻误。关鸿志说:“以前在颅内感染中,可能有50%的病人——甚至更多的病人,是诊断不清的。试验性治疗治好了就治好了,治不好那就……”

关鸿志讲到,有位内蒙古的患者从年起持续头疼、发热,医院,都没有得到确诊,按照各种感染治疗也未痊愈,经常需要靠输液来降低颅压,生活十分痛苦。

十年后,这位患者的治疗终于迎来转机。年12月,华大基因和医院等多个单位发起了针对不明病因脑炎脑膜炎的多中心研究,医院作为中心之一,重新







































白癜风医药
白癜风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zyy/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