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结核性脑膜炎 >> 优质医院>> >> 疾病结核病

疾病结核病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6-11-23 10:00:25   点击数:
 

一、结核病基础知识1、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由于人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2.什么是肺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侵害肺部引起的结核病称为肺结核病。因为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传播,首先侵犯肺部,所以在结核病中肺结核最为多见,结核病患者中大约80%以上是肺结核。以前人们把肺结核叫做“痨病”。3.感染结核杆菌之后还有什么原因会使人发生结核病?人们在感染了结核杆菌之后为什么很多人不会患上结核病,而有些人就会患结核病呢?因为感染结核杆菌仅仅是一种“外因”,当机体免疫力正常时,仅有外因不一定会导致发病。但当人体抵抗力下降,也就是免疫力下降(人的“内因”),不能抵抗结核杆菌的毒力,结核杆菌就会迅速大量繁殖,使人发生结核病。4.肺结核病的潜伏期有多长?肺结核的潜伏期是指人们感染了结核杆菌之后,多长时间会患肺结核病。肺结核的潜伏期由两种情况来决定:①感染结核杆菌的量和毒力;②感染者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所以,有的人受到感染后可以在几个月内发病;有的可能若干年后才发病;而多数人(约90%)可能一生中不会发病。5.如何判定哪些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判定肺结核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可靠的方法就是对患者的痰液作细菌学检查。6.肺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1)咳嗽传播;(2)尘埃传播。7.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永远具有传染性吗?不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被发现后经过正规、合理的治疗后传染性很快就会消失,不再是一位传染源。

二、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1.肺结核病如何早期发现?肺结核病发病隐匿,症状和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相似,有些病人早期根本无症状,往往在健康普查中才被发现。因此要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首先要加强社会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凡有咳嗽、咳痰超过两个星期仍未治愈,或有咯血、痰中带血的症状者,应想到是否得了结核病,及时到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就医,做必要的检查。如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找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等等。2.肺结核病的可疑症状是什么?①主要的呼吸系统可疑症状是:咳嗽、咳痰2个星期以上或伴有咯血;②其他伴随的全身可疑症状是:发热、胸痛、盗汗、消瘦及妇女月经不调等。3.不能及时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①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没有引起患者注意;②不了解肺结核病的可疑症状是什么;③由于经济困难、怕负担不起诊疗费用;④不知道国家有免费检查和治疗肺结核病的政策;⑤顾虑得了肺结核病会受到社会岐视、影响工作、恋爱及婚姻等问题;⑥没有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就诊,医生没有警觉患者可能得了肺结核病延误了诊断。4.肺结核病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有些人较普通人更容易患结核病,比如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糖尿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包括器官移植病人);预防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的病人;矽肺病人;艾滋病毒感染及艾滋病人。这些人需要高度警惕肺结核病。5.外出打工人员时出现可疑肺结核症状应当怎么办?①出外打工前如果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先作体检,如果发现患了肺结核应当及时治疗,治好后再打工,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②打工期间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不要怕丢失工作而不去看病,以免延误诊断,加重病情;③如果在打工期间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检查,这些部门可以为你进行免费检查;④如果诊断为肺结核病,应当按照医生的要求就地进行正规的治疗。如果要回原籍治疗,要把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病情资料带回去,到家乡的结核病防治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继续治疗,直到治好。不管是在那里治疗都可以得到国家提供的免费抗结核药物。6.肺结核病的临床症状是什么?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病人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病人可表现咳嗽、咳痰、咳血痰或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和会有一些全身症状,比如有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胸背部酸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病人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少数病人起病急剧,特别是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以及结核性胸膜炎时,多伴有中、高度发热,胸痛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肺结核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最主要的肺结核可疑症状。少数病人还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7.哪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肺结核?肺结核需要应用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诊断。除需要进行认真病史采集及全身体格检查外,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1.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而且可以确定病灶的部位、性质、范围,了解发病情况及用于治疗效果的判断,并且开展方便,病人乐于接受。胸部CT可以发现较小的或隐蔽部位的病变,可以弥补一般X线检查的不足。2.痰结核菌检查包括痰涂片检查和痰结核菌培养:痰结核菌检查简便易行,准确性较高,痰中查出结核菌,就能确诊肺结核病,更重要的是它能了解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痰结核菌培养,结果可信度高,并能做结核菌药敏试验。3.结核菌素试验:反应阳性者表明人体受过结核菌感染,从而为结核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4.其他检查: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或间接判断支气管、肺内病变,并且有活组织检查、灌洗、录像、拍摄气管内照片等功能,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均可用于观察胸腔、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并可取出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和鉴别诊断;超声波检查:主要用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等一些辅助检查手段。

三、肺结核的治疗1、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结核病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早期”就是要及时发现病人,发现病人后应马上治疗,不得耽误治疗时间;“联合”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按照药物作用特点,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防止结核杆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适量”是一般抗结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要使病人服药剂量既保证达到最好治疗效果,又要使副作用发生率降到最低的程度;“规律”是定期、定时、定量服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许多治疗失败是由于不规律用药引起的;“全程”是按照医生要求,完成抗结核治疗的整个疗程,是获得治疗成功的有效保证。2、抗结核病治疗的药物有哪几种?在结核病治疗中,医生根据抗结核药物杀菌作用的大小、毒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将抗结核药物分为一线(首选)抗结核药物和二、三线抗结核药物。一线抗结核药物主要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和链霉素(SM),以一线药物为主要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用药,能最多的杀灭结核菌,治好结核病。当肺结核病人对以上四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耐药后,病人治疗就较困难,需要加用一些二、三线药物,如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和力克肺疾等,但这些药物不能自行购买服用,要由医生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后再用。3、结核病能治好吗?随着医学的发展,有效药物的不断推出,肺结核病已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病,所谓“十痨九死”“不治之症”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目前,结核病已是一种病因明确、疗效确切的疾病。现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化学药物直接进行抗菌治疗,化学药物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结核病的致病原因。新发现的(过去从未接受过抗结核化疗)肺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菌对药物呈敏感状态,应用化学疗法后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较快地杀灭病原菌,取得明显治疗效果。根据多年来不同国家的千百万肺结核病人治疗结果分析(包括我国大量病人的治疗结果),一般新发现(初次治疗)痰菌阳性病人,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化疗疗程后,95%以上可以达到痰菌阴转而治愈,2年复发率不超过2%。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正规,一旦结核菌产生了耐药性,治疗效果就不能保证了。4、不正规治疗的后果是什么?不正规治疗主要包括未坚持规律(间断及中断)治疗及未完成规定疗程(提前终止治疗),此外也包含化疗方案不合理。据长期的科研与大数量病人治疗结果分析,合理化疗可治愈约95%以上的病人,治疗失败(指继续排菌)仅为3%左右。而不正规治疗只有约45%的病人治愈,50%左右治疗失败及少数病情严重病人可导致死亡。不正规治疗的治疗结果是病人体内的结核菌极容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再次治疗效果很差,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病,一些病人还可能传播耐药菌,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不正规治疗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5、结核病人一定要住院治疗吗?半个世纪以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抗结核药物,结核病人只能住院治疗,依靠休息、营养及其他治疗手段求得疗效。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不断被发现,治疗效果及消灭或减少病原菌传染两方面都取得划时代的成就。医学界开始考虑由住院转变为不住院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50年代中期在印度进行了严密设计的不住院治疗的对照研究,取得了惊人的结果,以后经世界各国的多次实践,到60年代已为国际防痨组织所肯定。不住院治疗也可以使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而且迅速消灭细菌,取得和住院治疗相同的效果,消除对社会及家庭增加传染性的威胁。6、哪些病人需要住院治疗?据统计,大约有5%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公认的住院治疗的指征是:急诊病例、危重病人、疑难而难以得出明确诊断者、有严重合并症和需要实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等。7、中医中药能治疗肺结核吗?在与结核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中医对结核病的治疗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筛选出一些具有抗痨效能的中草药,有的已制成剂或中成药。用中药可缓解结核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应切记,不能根据广告或介绍单用中草药治疗结核病,因中草药对结核杆菌仅有抑制作用,而无法杀菌作用,只能作为治疗结核病的辅助药物。8、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吗?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即急剧下降,通常对药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接受治疗两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大约能减少95%的细菌量),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无传染性。肺结核治愈后,肺内病灶消失或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备传染性。9、肺结核治好后还会复发吗?在出现抗结核药物的初期,由于往往使用单一抗结核药,病人治愈后复发率较高。随着治疗药品、治疗方案的改进和治疗研究的进展,目前对新发生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只要治疗得当,经医生复查认为已治愈后,复发率可在2%以下,涂阴肺结核病人治愈后的复发率更低。但如果病人治疗不正规,成为耐药结核病人,其复发情况就不能保证。10、怎样才能知道肺结核病是否已治愈?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系传染病,治疗的重点是采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杀灭结核菌或抑制细菌生长。因此,要知道肺结核病是否已治愈最重要的是检查痰液中是否还排菌,要定期做痰结核菌检查观察细菌改变情况,是考核化疗效果的最好指标。如应用化疗后细菌减少或消失,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标志,反之则表示化疗未发挥作用甚至治疗失败。此外,对原来不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也要作痰菌检查,了解病情是否有变化。通过X线检查,了解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也是考核疗效的一种方法,但病灶吸收不但和抗结核治疗有关,还和机体的修复情况有关,要正确进行判断。11、肺结核患者都需要隔离吗?肺结核患者是否需要隔离取决于患者是否排菌和有无咳嗽症状,病灶中有无空洞及活动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职业不同区别对待,并非所有的肺结核患者都需要隔离。随着有效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结核菌的传染性和致病力均受到明显削弱,对于肺结核患者虽不再要求像过去那样严格隔离了,但排菌肺结核患者如果属于以下情况,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1)经常与儿童接触的患者,如保育员、小学教师、产科及儿科医务人员、年幼儿童的家长等。(2)与广大群众频繁接触的患者,如服务性行业的职工,街道、厂矿、机关单位的管理人员等。(3)集体居住或集体工作者。(4)未经有效化学治疗的排菌患者。这些患者应该立即脱离上述环境,以减少对健康人群的危害。对他们尽早实施有效的化疗,促使痰菌迅速转阴、传染性消失,也是最有效的隔离措施,即所谓的“药物隔离”。

四、结核病流行和控制策略1.结核病的流行历史有多久?肺结核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几千年前就证实有结核病的存在。古代埃及在发掘墓葬中发现木乃伊身上脊椎有结核性病变。在努比亚的木乃伊有5例脊椎结核,第五王朝(公元前年)的木乃伊发现有骨关节结核。古希腊Hioopcrates(公元前-年)详细记载了肺结核,而且认为结核病是传染性疾病。进入罗马时代,Celsus(公元前43年至公元20年)和Plinius(公元23-79年)对肺痨有详细的记载。我国在年前埋葬的尸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女尸也发现左肺上部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我国医史中有关结核病的最早记载,则有内经所载“虚痨”之症。在17、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结核病曾广泛流行,被称为“白色瘟疫”,当时记载到每38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结核病。我国古代把结核病称之为“痨病”,有着“十痨九死”的说法。2.目前全球结核病流行情况怎样?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继链霉素、对氨水杨酸,以及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特效药物的发现,结核病曾不断减少。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受流动人口增加、HIV/AIDS流行以及耐药性结核病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结核病流行再次加剧。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据WHO估算,全球有1/3的人口(约20亿)已感染了结核菌,现有结核患者约2,万,每年新发生的结核病患者数为~1,万人,每年有万人死于结核病。3.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怎样?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二位。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5.5亿人,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万人,每年结核病发患者数为万,占全球的15%,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3万人。据我国传染病发病监测网络报告显示,肺结核发病和死亡人数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之首位。在肺结核患者中,3/4是最具有生产能力的青壮年。因此,结核病在我国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4.肺结核属于哪类传染病?我国将肺结核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加以管理,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保健人员以及个体从业医生对诊断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给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进行报告。医疗机构进行疫情报告后,同时将患者或疑似患者转诊到指定的结核病诊治定点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和管理。5.肺结核病的潜伏期有多长?肺结核的潜伏期是指人们感染了结核杆菌之后,多长时间会患肺结核病。肺结核的潜伏期由2种情况来决定:(1)感染结核杆菌的量和毒力。(2)感染者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所以,有的人受到感染后可以在几个月内发病。有的可能若干年后才发病。人感染了结核菌后,在其一生中,都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这种危险的可能性约为10%。

五、结核病的预防1.预防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结核病传染源,如能在人群中及时发现传染源并彻底治疗,则能保护健康人减少或免受结核菌的传染,从而使发生的结核患者明显减少。人群中结核病传染源的减少则又使健康人受结核菌感染的机会减少。这种良性循环如能长期坚持下去,人群中结核病必然得到控制。控制和治愈结核病传染源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直接面视下短程化学疗法,应用该方法能使结核病传染源短期内失去传染性,避免耐药结核病的发生,显著地减少复发和得到彻底治愈。2.预防结核病的一般性措施有哪些?肺结核病的一般性预防重在保护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肺结核的经常性措施,应教育患者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嘴,不要面对他人打喷嚏大声喊叫说话,不可随地吐痰。痰液应放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消毒处理后丢弃,最好吐在纸上,用火烧掉。绝不要未经消毒处理便倒入水池、便池或菜地里。新生儿出生后,只要婴儿发育正常,24小时内应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婴幼儿结核病,特别是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有一定作用。3.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当采取什么保护措施?患者的家属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属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他们被结核菌感染的机会远超一般人,所以对患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虽无明显症状也要进行检查,其方法可采用胸透、胸部摄片和结核菌素试验等。如无异常,3~6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如婴幼儿、学生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检查发现PPD强阳性,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服药。4.患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传染他人??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在结核患者没有被发现时传染性最大。如果发现后及时得到合理治疗,结核病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所以当家庭中或朋友中发现结核患者后,应首先动员患者到结核病诊治定点机构进行检查,接受正规的治疗,一般经有效化学治疗两星期后,患者的结核菌会快速减少,即使痰中仍有少数结核菌存在,其活力也明显减弱,继续治疗可使患者的传染性消失。其次,结核患者在未得到彻底治愈前,痰液中仍可能带有结核菌,因此患者在咳嗽、打嚏或与别人的交谈时,应注意带口罩,或用手帕捂上口、鼻,同时不要近距离面对别人咳嗽、打嚏或交谈。当然患者更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zyy/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