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开学安全防疫
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我们在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防治肺结核疾病。肺结核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家长们有必要掌握疾病相关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会孩子们正确的防护知识,远离肺结核。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结核病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传染源就是结核病感染的患者以及结核病杆菌的携带者。
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被一些易感的人群呼吸了就会感染。
易感人群有哪些?
一般来说,所有人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幼儿园、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人群密度大,相互间接触频繁,一旦有肺结核患者出现,很容易在幼儿、学生中传播蔓延。
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消瘦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关于家长们需要教会孩子们记住下面9个方面的知识: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受感染的人群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10%。
6.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切记不要盲目就医或隐瞒病情,导致延误治疗,更会传染他人。结核病的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十字原则。
7.一旦发生肺结核,极易造成蔓延,严重时还能造成暴发流行。因此,当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首先要让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其次对周围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筛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诊疗。PPD筛查阴性者,3-6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筛查发现的PPD强阳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服药,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干预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8.生活有常,勤洗手、多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9.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病。新生儿是主要的接种对象,一般出生后尽早在接生单位(如医院、妇幼保健院等)进行接种,未及时接种的在计划免疫单位进行补种。
防治肺结核病歌谣
学科学,长身体,
肺结核,要知道。
咳嗽发热没力气,
容易传染要防护。
遇到结核不要慌,
预防知识要学好。
日常生活讲卫生,
起居规律不熬夜。
饭前便后要洗手,
小手脏脏可不妙。
开窗通风很重要,
空气流通病菌少。
感冒咳嗽掩口鼻,
勤加锻炼身体好。
公共场所戴口罩,
人多不去凑热闹。
如果发热生了病,
及时就医别乱跑。
一日三餐不挑食,
均衡营养体强健。
衣被长洗太阳照,
细菌病毒活不了。
积极预防是关键,
预防结核身体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