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兴
卒中克星
家希
与望
生同
命在
“救死扶伤的意义并不仅是挽救一个人的生死
更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和命运
生命也是家的希望
”5月4日,五一节假日的最后一天,医院的急诊科依然井然有序地忙碌着。9时50分,伴随着由远及近那熟悉的救护车声打破了科室的宁静,紧急送来一位中年男子,面色苍白,意识昏迷,已经出现了呼吸骤停的危象。
接诊的医生一边进行抢救,一边电话联系神经内科紧急会诊。同时,通知影像科紧急准备,急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考虑为急性脑干梗死。众所周知,急性脑卒中是“夺命杀手”,抢救不及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时间就是生命,李伟旺副主任立即启动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鉴于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呼吸衰竭,立即予以呼吸机辅助支持,同时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经过半个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自主呼吸恢复,可自主睁眼,肢体可轻微自主活动。同时,介入科导管室已准备就绪,李伟旺副主任紧急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基底动脉闭塞。这种基底动脉闭塞属于极重度、灾难性、致死性卒中,死亡率极高。
病情复杂危重,李伟旺副主任联合神经外科张冬子主任、手麻科、监护室等相关科室做好协作保障。征得家属同意后,采用先进的脑血管支架取栓技术,手术历经1小时左右,在医生的精准操作下,顺利取出血栓,开通闭塞脑血管。术后40分钟左右患者意识转清,四肢可自主活动。
术前发现闭塞
与此同时,监护室医生也在耐心安慰心急如焚的患者家属。据患者的老伴说,“平时在家里,他的身体一向硬朗,今天早上怎么突然就晕倒昏迷了。”亲戚朋友说:“平常连个高血压都没有的人,正当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是整个家里的支柱。”
听说脑血栓取出来了,血管打通了,病情平稳了,大家紧张恐惧的心情都有些许宽慰。但出乎意料的是,取栓后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椎动脉颅内段存在90%以上重度狭窄。这又成了威胁生命的棘手问题,如果置之不理,重度狭窄可能会随时闭塞,病人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如果支架置入处理狭窄,意味着放置支架后必须给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又和之前的溶栓治疗发生冲突,患者出血风险增加,且很有可能造成脑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取通以后发现狭窄
李伟旺副主任带领手术组经过严谨细致讨论之后,决定先行造影观察血流情况,如血流维持不良再行支架处理。反复造影观察约40分钟后,发现狭窄处血流通过仍然缓慢,狭窄远端显影不良。随后果断行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显示脑血流完全恢复正常。经过谨慎全面的细节处理,手术十分成功。事后问起他,如果出现了风险怎么办?他说:“抢救这种复杂危重患者时的确面临很大压力与挑战,但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医生不会因为有风险就不去救人。当基底动脉闭塞时,我们急诊神经介入医生就是在和死神赛跑,就是从鬼门关抢夺生命。这样一个年轻的、珍贵的生命,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尽力而为。”
放完支架后
目前患者意识清晰,活动自如,已从ICU安全转入神经内科普通病房。
术后24小时复查CTA
李伟旺副主任说,成功抢救如此高危复杂的后循环梗死患者,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绿色通道各个环节的高效协作。据悉,医院打造卒中中心,不断优化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流程,成立了由院长负责制的卒中急救团队,由医务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手麻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组成了卒中急救团队。发挥团队协作优势,不断优化院间合作、科室间合作、科室内合作,加快流程推广和改进。以患者为中心,绿色通道人员全流程陪检,全方位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延误,全力以赴为急性卒中患者提供最优服务、最佳方案。
年12月2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全球疾病负担卒中终生发病风险协作组关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卒中发病风险研究结果,文章指出:25岁以上的人,一生患中风的风险全球为24.9%;而中国人的风险最高,达39.3%。
美国卒中协会建议遵循“Life’sSimple7”,即通过7项指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实现理想的健康:
1.不要吸烟
2.多锻炼身体
3.健康的饮食
4.保持健康的体重
5.控制高血脂
6.控制高血压
7.控制高血糖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成立于年7月,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专业耐心细致的护理团队组成,开设有专家门诊、普通门诊、脑血管病及眩晕专病门诊、神经电生理检查室(脑电图、24小时动态脑电图、TCD、TCD发泡试验、肌电图及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甩头仪、睡眠呼吸检测仪),开展床位80余张。医师团队由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组成(其中博士1名,硕士2名)。科室内分为三个学组,分别为:脑血管病学组、眩晕癫痫学组、睡眠综合学组。护理团队由2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12名护士组成。2医院单项立功奖。科室与医院、医院、医院、西安医院、西安医院等神经内外科知名专家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全面推动科室建设和发展。医院神经内科正以崭新的姿态不断开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欢迎各位患者前来就诊治疗,竭诚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诊疗范围:
1、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等。开展的手术包括颅内、外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血管内动脉溶栓及取栓术;颈动脉支架治疗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2、各种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常规开展TCD发泡试验对隐源性卒中及偏头痛特殊病因进行筛查研究。
3、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前庭阵发症、前庭性偏头痛。
4、睡眠障碍(失眠、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
5、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舞蹈病等)。使用肉毒杆菌毒素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及肌张力障碍,为此类疑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6、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多系统萎缩)。
7、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
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各种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寄生虫感染等)。
9、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10、周围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痛)。
11、痴呆及卒中后焦虑抑郁(常规开展各种神经心理量表测评)。
刘雁平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神经内科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硕士;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头痛专家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委会常委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西部睡眠协会委员、中国医药协会患者教育中心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卒中筛查基地培训导师。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军队课题三项;副主编神经病学专著一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著多篇。
专业擅长:脑血管病规范化诊治,超早期溶栓治疗,血肿微创清除术;常见病规范化治疗:头痛,眩晕,癫痫等;少见及疑难病诊治:脊髓病,肌无力,脱髓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心理;各类神经症,睡眠障碍等心身疾病。
李伟旺
主治医师
神经病学硕士
神经内科副主任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医院神经内科,从事神经介入工作8年,擅长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期脑梗死的影像评估、动脉溶栓、支架取栓规范化操作及全流程管理。
神经内科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