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秋高气爽,空气宜人,但秋冬季也非常干燥,早晚温差较大,幼儿容易出现腹泻、感冒、手足口病等幼儿常见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呢?那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秋冬季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及保健知识吧!
秋/冬季幼儿常见疾病预防知识感冒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腹泻每年秋冬季是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因为幼儿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导致肠道负担过重。在初期,幼儿会有发热、鼻塞、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时候千万不能大意,医院就诊,如不及时可能导致后期腹泻不止,严重则会发生脱水!所以家长们应该提前预防,尽量避免幼儿腹泻的发生。
秋季腹泻的防治:
1、注意饮用水卫生:将水煮沸后再饮用,开水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4、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的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5、及时去诊断治疗,并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病人用过的餐具、便器均应消毒,以免腹泻的传播。
水痘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水痘的预防:
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手足口病的预防: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从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温馨提示:预防秋冬季疾病,正确洗手很关键
幼儿秋冬季保健小常识少吃“上火食物”刺激性食物应当少吃,避免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也应尽量少吃。
多喝水秋高气爽,幼儿应当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幼儿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金银花露等。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梨子、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幼儿体内水分平衡。
限制冷饮注意的是即使体质好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呵护幼儿皮肤妈妈在给幼儿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幼儿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幼儿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幼儿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营养调理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冬季发病。
END
编辑:李敏烨
审核:吴蓓蓓、张小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