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一篇就够了。
发病原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病因有:
1、急性炎症迁延不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彻底的治疗,或细菌毒力强,患者的抵抗力低,病变迁延至慢性,此为常见原因。
2、咽鼓管功能异常
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乳突气化不良,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乳突气化不良者居多,但其确切关系尚不清楚。
3、病变严重、深达骨质
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
4、邻近器官病变
鼻部或咽部的慢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反复发作导致中耳炎症的反复发作。
5、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能力低下
急性传染病,合并有慢性病,或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如猩红热、麻疹、肺结核等,特别是婴幼儿,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能力低下,使急性中耳炎易演变为慢性。
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值得注意的是:
1、病程较长者,常出现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
2、常见致病菌可因地区不同而异;
3、经过一段时间后致病菌种可发生改变;
4、需氧菌与无芽孢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正受到
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
一、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中耳炎的上呼吸道的病灶性疾病。
二、药物治疗
根据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轻者耳道局部用药,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硼酸水清洗,然后用棉签拭净或用吸引器洗净脓液后,方可滴药。
如合并全身症状,需全身应用抗生素。
三、手术治疗
(一)乳突切除术分类
由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往往合并存在,在临床治疗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故本文将上述两种疾病的手术方式一起汇总。
1、单纯乳突切除术(Simplemastoidectomy):指通过磨开鼓窦及乳突,清除鼓窦、鼓窦入口及乳突气房内的全部病变组织及气房,使中耳病变得以充分引流。
适应征:
急性融合性乳突炎,乳突蓄脓,已出现或可疑出现颅内、颅外并发症,应急诊手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4-6周无明显好转者;隐匿性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乳突骨质破坏而未查出原因者,可行乳突切开探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置管治疗无效,影像学提示乳突气房积液者;成年人特发性血鼓室,病史较长,影像学提示乳突气房积液者;其他手术如人工耳蜗置入术的前置手术。
2、经典乳突根治术(classicalradicalmastoidectomy):指彻底清除中耳乳突内病变组织,并通过切除外耳道后上壁,使鼓室、鼓窦、乳突腔和外耳道形成一永久向外开放空腔的手术。
该术式要求搔刮并清除全部中耳传音结构,包括鼓室粘膜、残存的听骨和鼓膜以及咽鼓管粘膜等。因术后听力往往受到明显的损伤,且失去重建听力的机会,现已很少使用。
3、改良乳突根治术:又称Bondy式手术,指切除外耳道后壁、开放乳突、鼓窦,但保留鼓室及咽鼓管的粘膜,对鼓膜及听骨链不予处理。
适应征:
本术式适用于上鼓室胆脂瘤,特别是硬化型乳突胆脂瘤沿着听骨链的外侧向后发展。病变未侵及中鼓室,且听骨链完整者。
4、乳突切除伴鼓室成形术:
4.1完壁式乳突切除伴鼓室成形术(intactcanalwallmastoidectomywithtympanoplasty):指清除中耳及乳突腔的胆脂瘤等病变组织,保留外耳道后、上壁的完整性,同期进行听骨链重建和(或)鼓膜成形术以关闭鼓室。因其可经乳突和外耳道两条径路进行病灶的清除,又称为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