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西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6-10-10 13:54:53   点击数: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是结核菌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血管、部分可累及脑实质病变的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在我国仍然为常见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特点为儿童高于成年人,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艾滋病病人患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一)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93.0%~97.9%。头痛可呈搏动性、炸裂性和周期性,夜间及清晨加重。在咳嗽、屏气、排便时头痛可加重。(二)呕吐:是第二常见的症状,发生率80%。多为喷射状,与进食无关。(三)脑膜刺激征:以上描述的头痛、呕吐为脑膜刺激征的最常见症状。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是脑膜刺激征的重要体征。(四)颅神经损害:颅神经功能受损主要是受颅底大量浆液纤维渗出物的刺激,包埋、挤压所致,颅内压增高也是原因之一。临床上以外展神经、面神经、视神经和动眼神经损害常见。(五)意识障碍:根据程度不同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持续性昏迷提示预后不良。(六)瘫痪:由于结核性动脉内膜炎使管腔狭窄闭塞引起脑血循环障碍,引起脑血栓、脑软化。脊髓受损则表现截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七)脑疝:是结核性脑膜炎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脑脊液检查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CSF)的变化较早,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常见脑压升高在~mmH2O(1.8~2.0kPa)以上,脑脊液呈毛玻璃状,细胞数多在(~0)×/L,少数(5%以下)可超过0×/L。脑脊液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二、血液方面检查部分患者呈轻度贫血,血沉加快,也可见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由于脑性低血钠症以及呕吐造成损失过多,食欲下降导致各种电解质成分摄入减少所致。CT和MRI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工作。CT和MRI能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某些性质,有助于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型、病期、病变程度和有无并发症,还可以指导选择治疗的方法,评价治疗效果并推测预后。肺结核治疗的原则如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也适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抗结核治疗。化疗也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结脑化疗药物剂量一般比肺结核剂量偏大,疗程更长,不宜采用间歇给药。结核性脑膜炎化疗尚需考虑血-脑屏障、药物的通透性因素。结核性脑膜炎是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早年有报道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后5天开始治疗,病死率6.2%,第10天开始治疗,病死率29.2%,第15天开始治疗,病死率52.7%。虽然目前抗结核化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早期治疗仍至关重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当使用激素,妥善处理高颅压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治愈率、减少病死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fzl/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