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豪情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
――杜佐祥副厅长访谈录
在2006年4月10至11日召开的全省文艺创作座谈会上,与会者就如何繁华农村题材的创作进行了深入、广泛、认真的研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还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采访了广东省文化厅主管此项工作的副厅长杜佐祥……
引导农民对科学文化的提升、对文明生活的寻求和向往
(以下简称记):在全省文艺创作座谈会上,农村文艺创作成为了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甚么特殊意义?
杜佐祥副厅长(以下简称杜):全省文艺创作座谈会对广东农村基层文艺创作进行总结、交换,重在探讨如何加强农村的文艺创作。另外,会议对下一步抓好此项工作,还作了一系列的假想和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它的特殊意义就在:引导农民对科学文化的提升、对文明生活的寻求和向往。
广东文艺创作主要由有两大部分组成。1是专业团体。应该说,专业团体的创作,近年来获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培养了许多人材,出了许多精品,实现了广东文艺创作国家文华大奖零的突破,有些作品还进入了国家精品工程。再就是大众业余文艺创作。大众业余文艺创作,一直是广东省群文工作的强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处于领先地位。与之同步的广东农村文艺创作,一样扎实而有基础。这与广东多年来坚持面向农村,以农村题材创作为主,坚持为农村基层服务,重视抓农村基层文艺创作,坚持举行有示范性作用、导向性强的大型大众文化艺术活动,并借以推动和增进大众业余创作的发展不无直接关系。也即:以活动促创作,以创作提升活动的品位。
1、坚持举行广东省大众戏剧曲艺花会、广东省大众音乐舞蹈花会、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广东的业余文艺创作,年年都有赛事。到目前为此,我省已举行了4届广东省大众戏剧曲艺花会、3届广东省大众音乐舞蹈花会、6届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
2、坚持一年一度大众业余作品的评奖(活动从1978年开始),并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印发给基层排练、演出。
3、坚持从全省优秀业余编剧家中挑选、聘任每两年一届业余编剧家的做法(从1996年开始,每届聘任10至12人不等,每人每个月补助创作补助200元人民币)。
4、坚持每一年举行一期农村业余作者创作学习班。聘请专家给学员授课,为学员评点作品,为农村基层文艺创作培养业余作者和群文骨干。
5国际白癜风医院、坚持每一年(从1980年开始)组织群众戏剧送戏下乡一条龙巡回演出100场。省文化厅对超场次演出和表现突出的团队,还予以嘉奖。这些被我国领导人赞誉为“思想健康,主题积极,导向正确,而且贴近生活实际,面向人民群众”的活动,及这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脍炙人口的节目,不但有广泛的社会教育意义,而且深受基层大众的爱好。
6、坚持每一年组织全省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展览等活动,以表现农村田园牧歌、旖旎风光为主题的作品,歌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出来的新人、新风、新貌。
多年的不懈努力,增进了广东基层文艺创作活动的蓬勃发展,调动了农村基层文艺创作的积极性,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大众业余文化生活,使广东农村基层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常办常新、多姿多彩。
整合创作气力,满腔热情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
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触及经济和文化。而作为文艺创作,又如何为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出来的新人、新貌、新风尚服务?
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如何使农村文艺创作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如何表现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抓农村基层文艺创作,我们特别重视以专业创作带动业余创作,以业余创作增进专业创作,以交叉互动的科学方法,实现专业与业余的社会创作资源共享,人材资源共享,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由政府牵头,我们一直在努力整合全社会的创作气力。实践证明,在农村文艺创作这个广阔的创作天地里,只有饱蘸豪情,才能满腔热情地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以此来反应人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面貌、崭新的思想观念,和新农村产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记:作为广东省的文化主管部门,对进一步繁华农村文艺创作,有那些新的举措?
杜:首先,我们要掌控好方向,抓住机遇,顺势而上。我省农村丰富的创作资源、扎实的基础设施、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环境优势,为繁华农村基层文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加强繁华农村基层文艺创作的使命感、感,要组织和引导基层干部积极投身到繁华农村文艺创作中去。
其二、坚持农村基层文艺创作“3贴近”的原则,加强对农村文艺创作表现形式、创作题材潜力的发掘。农村的基层创作不能脱离基层,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不能脱离实际。由于,“人民”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广阔的农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是丰沃坚实的“土壤”。所以,只有熟习农村文化,熟习农村风采,熟习农民的性情,熟习农民的喜怒哀乐,作品才能有创作人物的本源,才能有表现农民的立足点。否则,农村文艺创作只能是无本之末,无水之源。
其3、努力创新模式,加强服务。近两年来,广东鉴戒现代物流原理,创新机制构建起的“广东活动图书馆”、“广东活动博物馆”、“广东活动服务演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工作络运作模式,和遍及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室的建设,既加强了公共服务,又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各种实际需求。特别是“广东活动服务演出”,它不但为边远山区送戏上山下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而且为文艺作品提供了空间,为作者提供了展现创作才华的天地。
其4、抓农村基层文艺创作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把好农村文艺创作题材选择、创作关,要注意其普及性和广泛性,注意各层次观众群的精神需求、审美爱好和欣赏习惯,努力在普及的基础上抓出精品来。
2、处理好专业与业余创作的关系,充分调动专业团体和业余创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我省八个创作基地和群众性文艺创作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演出活动的功能和作用。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调和、沟通关系。跳出文化的框子,调动各种手段,构成新的工作协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增进农村基层文艺创作向纵深发展。
抓精品,促人材,繁华农村基层文艺创作
记:在我省对农村基层文艺创作高度重视的有益机遇、优惠政策及在人力、物力大量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在繁华农村文艺创作的同时,显出抓精品、促人材方面的优势?
杜:我们始终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去抓精品,在提高的基础上去培养人材。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坚持聘任业余编剧家,定期为培养农村基层业余作者举行创作学习班,每一年举行各种群众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展览等等一系列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举措,目的就在于努力为我省农村基层文艺创作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业余作者,推出生活气味浓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真实反应农村新生活、新风采的作品。广东连续6年在全国“群星奖”的评奖中名列前茅,到达了抓精品、促人材的目的;2003年广东农村小戏上京演出,引发了轰动,得到了国家文化部和北京专家学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让北京的舞台荡漾起一股清新的生活气味”。现在,我省农村文艺创作列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这为加强农村文艺创作――促人材、抓精品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今年,我省对加强农村文艺创作,还将有几项大的举动:
1、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省文化厅,将于今年第三季度,联手组织广东农村小戏、小品调演。
2、把近几年来广东农村题材的获奖作品,汇编成册,组织出版。
3、继续举行“广东省大众戏剧花会”,举行“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并在旅游文化节期间,继续组织岭南民间文艺汇演。
4、举行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展。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