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结核性脑膜炎 >> 预防治疗>> >> 20166365

20166365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7-3-6 9:23:39   点击数:
 

二、理学检查

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当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损伤、肿瘤或梗阻时,破坏了血脑屏障,可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红色见于各种出血。穿刺损伤的出血者3管标本中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病理性出血者3管标本都呈均匀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黄色主要是出血、梗阻、淤滞、黄疸等引起,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吉兰-巴雷(格林-巴利)综合症},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疸(如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溶血病)。?白色或灰白色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白细胞增加)。④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为清晰透明,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脑脊液也可呈透明外观。脑脊液的透明度与所含细胞的数量和细菌的多少有关,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或含大量细菌、真菌等呈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浑,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脓样浑浊。

3.凝固性正常脑脊液静置12-24h后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有关,脑脊液中蛋白质超过10g/L时可出现凝块、薄膜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时,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4.比密腰椎穿刺为1.-1.,脑室穿刺为1.-1.,小脑延髓池穿刺为1.-1..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和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其比密均增高,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寄生虫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出血、脑退行性变和神经梅毒等。

三、显微镜检查

1.检查方法?直接计数法简便、快速,但准确性差,分类困难,误差较大;?涂片染色分类法细胞分类详细,结果准确可靠,尤其是可以发现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因此推荐使用此法,但不足之处是操作较复杂、费时。

2.质量控制?细胞计数。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细胞计数,标本必须混匀后方可进行检查。?校准与鉴别。穿刺损伤血管可引起血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结果必须校正,以消除因出血带来的白细胞;应注意白细胞、红细胞与新生隐球菌的鉴别,新生隐球菌不溶于乙酸,加优质墨汁后可见未染色的荚膜,白细胞也不溶于乙酸,加酸后细胞核、细胞质更加明显,,而红细胞加酸后溶解。?检查方法。采用涂片染色分类法计数;白细胞直接计数法的试管与吸管中的冰乙酸要尽量去尽。④染色固定。涂片染色分类计数时,离心速度不能太快,涂片固定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高温固定,以免是细胞皱缩,影响检验结果。

3.参考值成人脑脊液无红细胞,白细胞为(0-8)x/L,主要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为7:3.

4.临床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达(10-50)x/L为轻度增高,(50-)x/L为中度增高,x/L为显著增高。感染性疾病脑脊液细胞病理学变化分3个时期:急性炎性渗出期,呈粒细胞反应;亚急性增殖期,呈激活淋巴细胞或单核-吞噬细胞反应;修复期,呈淋巴细胞反应。?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期变化最突出,持续时间最长,脑脊液细胞数显著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毒性脑膜炎:亚急性期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脑脊液中细胞数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加,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患者多在发病数天后才来就诊,因此首次腰穿时,脑脊液中往往以淋巴细胞为主。④真菌性脑膜炎: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最常见,细胞总数可轻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占优势。

四、化学与免疫学检查

1.蛋白质

(1)定性检查:主要方法有Pandy试验、硫酸铵试验和Lee-Vinson试验。?Pandy试验:操作简便,需要的标本量少,结果观察较为明确,此法临床实验室最常用,但易出现假阳性。?硫酸铵试验:包括Ross-Jone试验和Nonne-Apelt试验,操作复杂,不如Pandy试验敏感,但特异性高于Pandy试验,一旦实验阳性,其诊断价值较大。?Lee-Vinson试验:并非鉴别脑膜炎的特异性试验,仅在实验室条件较差时考虑应用。

(2)定量检查:主要利用比浊法、染料结合比色法和免疫学方法检测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其中常用的方法为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浊度法:如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浊度法,重复性差,影响因素较多,但因操作简便,结果对临床有诊断意义,故仍为大多数实验室采用。?染料结合比色法:如考马斯亮蓝法,操作快速、灵敏度高、标本用量少、重复性好,但该法要求高、线性范围窄。?免疫学方法:标本用量少,但对试剂要求高。

(3)质量控制:?滴管或试管不洁净、苯酚不纯、穿刺出血易出现假阳性;?室温低于10℃,、苯酚饱和度减低可引起假阴性;?人工配制含球蛋白的溶液作阳性对照,可在正常脑脊液或配制与正常脑脊液成分相似的基础液中加不同量的球蛋白。

(4)参考值:正常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定量试验:腰椎穿刺蛋白含量为0.20-0.40g/L,小脑延髓池穿刺为0.10-0.25g/L,脑室穿刺为0.05-0.15g/L,蛋白商为0.4-0.8,清蛋白指数(Ra1b)为7x10-3.

(5)临床意义: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是血脑屏障功能障碍的标志。脑脊液蛋白质增高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梗阻和出血等多种疾病。由于脑脊液清蛋白只来自血清,因此Ra1b更能反映血脑屏障完整性。蛋白商反映了脑脊液球蛋白与清蛋白比例的变化,蛋白商减低提示脑脊液清蛋白含量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期、脊髓压迫症、脑肿瘤等;蛋白商增高提示脑脊液球蛋白含量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脑脊髓膜炎、神经梅毒、亚急性硬化性全脑膜炎等。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fzl/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