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感恩政策与爱心,让我摆脱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4/3/15 14:51:56   点击数:
 

年,通过申请、村委调查评议,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程序评议,确定我成了江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7月,本就体弱多病的我被诊断患结核性脑膜炎,为了治病我辗转平坝、贵阳、成都多地,全家重担就落在我媳妇熊二妹身上,当时孩子还小,大女儿读六年级、小女儿读三年级,家庭生活极度艰难,全家人的情绪也极为低落。   但我很幸运,包保我家的是夏云镇卫生院的王兰同志,在到我家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我的困难后,把我的情况及时向村委及第一书记反映,并帮助我在水滴筹上进行求助信息发布。

包保干部到熊大华家走访

大家纷纷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包保干部、村委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共帮助我筹集到住院费用多元。大大缓解了我家的经济压力,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党与社会给予的温暖,在大家的关心鼓励下,我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年,区档案局的古旭同志到江西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多次到我家走访,深入了解医保政策、教育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   为了帮助我家增收,古书记主动联系了村合作社聚辉食品批发部,说明了我家的实际困难,并推荐我妻子熊二妹到批发部上班,我们家的年收入增加了元左右。   同时,古书记和王兰还亲切的告诉我,在家养病期间要管好孩子,培养好孩子,并鼓励我在家饲养些家禽补助家用。年,我家人均收入达到元,终于撕掉了贫困的标签。

平坝计生协会向熊大华捐赠一万元

我的身体在积极的治疗中渐渐恢复,虽不能做重劳动体力活,但一般的工作能够胜任,村支两委在征求我的意见后,商议决定聘任我为江西村护林员,进一步帮助我减轻家庭负担。   年,我从事护林员工作获得收入元,妻子熊二妹务工收入元;江西村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我家土地流转得元,加上其他收入元,人均收入已经过万,真正实现了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生活正逐渐走向富裕,这一切皆得益于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干部们的关心帮助。

熊大华妻子在食品批发部务工

我相信,在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指导、帮扶下,无数像我这样困难的家庭,通过努力之后都会过上好日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恒新 整理编辑朱登芳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fzl/13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