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我国今年的主题是:
“终结结核流行,
自由健康呼吸”
提及“肺结核”,相信大部分90后、00后读者朋友们的脑海中还没有什么概念,甚至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肺结核”一词。
但是换成“肺痨”,相信大家就有印象了。
林徽因,一代国民女神,才气和美貌都辣么耀眼,早早离世又是为啥?鲁迅,文学泰斗,居然和林徽因同病相怜!
你以为导医君在说八卦吗?导医君可是在说今天的主咖——肺结核。
今天就带大伙儿认识它。
科学防护
知识科普
自我防护
结核病发病的症状
结核病的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不超过38℃。
这种发热很容易被当做普通低烧处理了,只有当结核病合并了感染时,体温才会升高,甚至超过38℃。
其次就是咳嗽、咳痰,这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
另外,盗汗也是肺结核症状之一,表现为睡时出汗。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女性月经失调等症状。
“导医君,你说的这些我都没有,医生居然说我也是肺结核,咋回事?”
20%的肺结核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自身没有察觉,通过体检才发现的。
身边有人得了结核病,我会被传染吗?
结核分歧杆菌侵入人体,在人体每个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比如肺、骨、淋巴结、肾等,但是由于结核分歧杆菌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所以只有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其他骨结核、淋巴结核等患者便不具备传染性。
而且即使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治疗2-4周以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对周围人群也是基本没有传染性。
当前预防结核病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源,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缩短传染期,减少其对周围人群传染。这是预防结核病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其次,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肺结核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发现传染源后要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减少患者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
患者在必须与他人接触时要佩戴口罩,避免结核菌的扩散;患者要注意不要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要用手帕或手肘内侧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内,然后进行消毒处理。
排菌结核患者还应尽量避免与婴幼儿、老年人密切接触;要注意居住和工作环境通风,通风最简单的做法是打开门窗让室内有自然风,建议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最后,保护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如给刚出生的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
另外,对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可进行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因为结核菌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结核菌就可能快速繁殖,人就可能发病。
肺结核检查方法有哪些
1
影像学检查
通过胸片,医生可以看到肺里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肺有木有被结核菌摧残、哪个地方被摧残了、有没有空洞、病灶有无钙化,照个胸片就知道。
另外,CT也是检查肺结核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发现较小的或隐蔽部位的病变,价格也比X线贵。
2
痰液检查
在痰里发现了结核菌,是肺结核作妖的实锤!
3
痰涂片检查
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