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们干了一件大事
搞事情?当然不是!
原来是几位“小可爱们”
走进陕西广播电视台健康好生活栏目
参加开学第一课
和陕西省结核病专家面对面
学习结核病的校园防控知识
今天学工君也有幸跟其中的两位同学聊了聊
让我们看看
通过参加开学第一课
他们对结核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呢
我是来自医学院级护理学十一班的白洁,担任医学院学生会主席,同时也是青歌志愿服务队的队长。通过有幸参加陕西省电视台《健康好生活》节目,让作为医学生的我更多的了解到关于肺结核的病症,明白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技能,才能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此呼吁各位同学: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是: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
——白洁
我是来自医学院17级护理学一班的成佳路,很荣幸能参加这次陕西电视台《健康好生活》节目的录制,平常里除了学习生活之余,我也参加了我们院系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并且担任会长一职,我觉得从此次节目的录制,加至对肺结核的认识与防治,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我会努力加强我的专业知识,以后去帮助更多的人。
——成佳路
那什么是结核病
它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我们又要怎么来预防呢
跟学工君一起来
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当机体接触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70%因自身气道的清除能力及强大的免疫力并不会被感染——也就是说,即使接触到病菌,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得肺结核!
当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中结核杆菌浓度过高等外部因素时,才会导致30%左右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这30%的人感染了结核菌后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展为肺结核。
只有那些自身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过度疲劳等存在内在因素的感染者会最终得结核病,这些人约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10%。
当机体接触结核分枝杆菌后↑↑↑
肺结核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当机体营养状况良好、免疫力强的情况下就算感染了结核菌也不一定会得肺结核。
举个例子:非洲的肺结核疫情为什么控制的不好?正是因为非洲整体营养状况较差,且非洲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高发。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学校结核病聚集疫情,一般多出现在中考、高考等考试阶段。这时候的学生多因疲劳引起机体免疫力降低,同时人群较密集、通气流通欠佳,容易罹患肺结核。
另外,我国报告的肺结核患者中,老年结核比例较高,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不佳有关。
肺外结核:指结核病变发生在肺以外的器官和部位。如淋巴结(除外胸内淋巴结)、骨、关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肺外结核按照病变器官及部位命名。常见的肺外结核有以下几种: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肾结核、附睾结核、女性生殖器结核(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结核)等。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而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一个是细菌性疾病,一个是病毒性疾病,乍一看二者毫无关系,其实二者关系密切。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大量杀害淋巴细胞,摧毁人体免疫功能,结核杆菌便趁机感染或大肆活动,致人于死地。结核病是艾滋病病人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年全球结核病人数分布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
结核病是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步”的古老疾病,曾是危害人类的重要杀手,被冠以“白色瘟疫”和“痨病”之称。旧中国有“十痨九死”的说法,便是对人们“谈痨色变”的真实写照,而随着医学进步,目前结核病患者只需按医嘱规范全程治疗,95%都是可以治愈的,“谈痨色变”时代已经过去。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太少,很多人还都停留在“会传染”、“无法治愈”和“很可怕”的认识层面,以致于“谈艾色变”悄然兴起。其实,以目前的医疗水平,HIV感染者在早发现、坚持监测和治疗的前提下,一样可以拥有相当长的存活时间和高质量的生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说:“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窗口,‘谈艾色变’的老思想必须抛弃,要给艾滋病患者更多关爱。”
结核病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是高于艾滋病在内的单一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据WHO估算,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万,发病率为/10万,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新发患者的9%(72%在非洲);全球23%的人口(约17亿)存在潜伏结核感染,他们一生中存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8.9万(占全球9%),发病率为63/10万。
、年全球十大死因排序(数据来源WHO)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算,年,全球约有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约万;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创历史最高值,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77万人;全球约有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年相比下降了16%。
艾滋病病毒阳性者并发结核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是一个互相促进病变进展、恶化,迅速导致死亡的过程。HIV阳性者感染结核菌后,结核病发病率较HIV阴性者高30倍;一个HIV阴性者感染结核菌后,在他一生中有10%的机会发生结核病;而HIV阳性者在一年中就有10%的机会发病;近1/5的结核病死亡与艾滋病病毒有关。年,据WHO估计结核病导致万艾滋病病毒阴性者死亡,另外还有30万艾滋病病毒阳性者死于结核病。
预防结核杆菌新发感染或进展到结核病的主要干预措施就是治疗潜伏性结核感染和为儿童接种卡介苗,WHO强烈建议治疗两个重点人群的潜伏性结核感染:艾滋病感染者和与结核病人有居家接触的五岁以下儿童。而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洁身自爱;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正确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避免直接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和乳汁接触。
看过了专家们的讲解
“小可爱们”有没有对结核病有个系统的了解呢
学工君还是要说
防止结核,人人有责
各位“小可爱们”一定要
注意防治结核病
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开始美好的大学生活吧
文字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健康好生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