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到一些儿科病本属轻症,而经误治渐入膏盲,无力回天者屡见不鲜。以医者之菩提心,浅述传统养生之旨,以求防病于未然,强我中华之少年!
一、现代小儿的体质有很多是属于先天不足:
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习惯的日迁月移,偏离养生之旨越来越远。好逸恶劳、起居不时、过服寒凉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质下降。其次世风日下,生活起居行为无所避忌:
屡见为女子不知“地势坤,以厚德载物”,不知坤主静主藏,违背阳主阴从的天地正道。
屡见为男子不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之道式微!不知有孝悌忠信,一心诈伪巧谋、贪色嗜酒,因而耗伤肾中元阳。孩子的体质遗传自父母,父母父母体质孱弱,故尔小儿先天不足者颇多。
二、后天饮食失调:
唯恐饿坏了孩子,喂食过多,致脾胃受伤。“若要小儿保平安,常带三分饥和寒。”祖辈传下来的育儿方法,现代人很少赞同。过份娇惯,舐犊过爱,是现代育儿的一大错误。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多食反而加重脾胃负担,久而久之,孩子厌食,父母更强食之,或求着哄着喂饭,吃饭像打仗。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虚损,营养不良,孱弱、嬴瘦、腹泻等病发生。
零食过多,后来只吃零食不吃饭。零食中含各种化学添加剂如防腐剂等。曾见有小儿过食零食如泡泡糖口香糖等零食,致病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死亡。广告误导了许多看似崇尚科学实则无知的年轻父母,花钱给孩子买来许多疾病,什么脑什么金、什么搭档;乱飞的广告,它是以赚钱为目的,脑子有问题的人只会上当,不然商家赚谁的黄金呢!
过食寒凉:养生之旨,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夏天阳气在外,外热而内寒;夏天地下井水是寒的,而冬天则是温的,即是明证。而夏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吃冷饮、冰块。此即是戕伐生命之本的一大错误。久之,肾中元阳渐耗,脾胃之阳渐虚,便溏、腹痛、腹泄等脾胃系疾病及心肾疾病就危害人的健康,岂止是儿童。儿童过食寒凉,还会引起将来的痤疮、痛经。甚至会带来终生疾患,别不当回事!许多病因都是小时候种下的。
三、滥用抗生素:小儿发热感冒是常有的事,大可不必理会,老人们常说:“小孩发烧是长身体的。”中医有说是变蒸,长身体的,“三十二日逢一变,六十四日逢一蒸”,有的孩子出生后每三十二日、六十四日会体温增高,乃是身体变蒸生长,自然之象。可是现在的父母,一遇到孩子风吹感冒,马上去小诊所主动甚至强烈要求打抗生素、输液,要求用最好的抗生素,甚或激素!第一次用药,马上退热了;但他们岂知,一次的抗生素进入身体,以后每次感冒都必会发高热,必须用更大剂量的抗生素才能控制,而感冒越来越多,长期输液依赖抗生素,严重影响身体的发育,为难癒痼疾留下无穷后患:比如感冒缠绵、扁桃体肿大、鼻炎、肥胖无力、羸瘦、体质孱弱、肺炎、肺心病、骨质疏松症等。
抗生素进入身体,去调动身体中的元阳去抗表邪,就象调动守京城的御林军去边防打仗,致小儿元阳损伤;元阳乃生命之本,人生百岁之资即是此一点元阳;屡用屡伤,无异于倾毕生财力于一餐;百年之资一朝斯漀!挥霍戕伐生命之本!致未央绝灭!早夭之由也,可不慎乎!
抗生素的危害,已让炎黄子孙真的成了东亚病夫!对西方医学的盲目迷信,何时觉醒!连发明抗生素的美国人都承认:“在二十世纪里干的最愚蠢的事,莫过于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现在的美国,控制抗生素比控制毒品枪支都要严。而我们还在不停地滥用!还在不停地用所谓“爱心”,无知地残害自己的子孙!嗟乎!亡国在即!皆缘于国学沦丧!教育失败!
而从未用过抗生素,激素的儿童,体质很好,极少外感,即使偶有外感,也可不药而癒,很少发高热,至多一半天不爱活动,睡上一觉就好了。
四、乱用清热解毒药:不经医生处方即用板兰根、银翘片、双黄连等清热解毒药,想当然的认为发热即用清热!上火即清火!岂知热乃人生命之火,此火若熄,生命终结!人身之火乃相火、元阳,当其位此火愈旺则身强越体健。如同天上一丸红日,岂能熄灭!凡发热者皆不当其位,如火当位则在釜底,能运化消谷;不当其位则炎于釜上,发热上火。岂能想当然清热!回归本位病自癒,热自退,何用清热!
许多人常服板兰根冲剂以预防感冒,更是错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感冒乃表阳虚,荣卫不和,藩篱失固;常服寒凉无疑于自毁长城!自撤藩篱!
感冒有风热、风寒、春温、秋燥、夏暑、冬温之分,岂可不辨病因而概用清热解毒,人身何来之毒!常有广告清血毒、肠毒、各种毒,误人匪浅!
久用寒凉之药,不唯表阳不固,而且里阳渐虚、脾胃虚寒,造成食纳不佳,便溏腹泻,面色渐萎黄晦暗,影响生长发育。
一切外感皆因小儿本气自虚,当以扶正调和荣卫为治,绝不可滥用清热解毒!
五、不善养生:
滥吹空调、风扇。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若温度变化过骤,必定感冒;空调风扇有百害而仅一利,慎用之。
出汗之后不能马上乘凉,因为出汗时毛孔张开,马上洗冷水吹风扇或空调,风寒即从毛孔进入身体,轻则引起感冒,重则血脉凝泣,引起经络不通,肢体萎废,中风,肌无力等重症。“汗出当风”“沐浴当风”乃古人养生之大忌,而今人轻之慢之,有病岂非咎由自取!
睡中不可吹风扇,直对吹空调。
春天穿衣不可薄,秋天穿衣不宜厚。“春捂秋冻”是养生的方法。
另外,女孩子春天过早穿裙子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穿衣过少过露更是盲目追求美的一大误区。女孩子属坤,宜静宜藏,才能厚德以载物。特别肚脐是生命的根蒂,绝对是不能露的。古训“男不露脐,女不露肉”。第一是传统文明要求对别人的尊重,第二是为了健康,试想,哪有把树的根刨出来而求其茂盛的。女孩子是未来的贤妻良母,是世界的源头,如果没有健康的良母,何来孝子贤孙!何来少年强国强!不讲是不行的,西方文化的糟粕对我传统文化的冲击,已至体无完衣之境,这点建议可能很少有人能接受。实堪忧危!
要适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要让孩子适当煅炼,慢慢培养孩子适应自然的能力,而不是营造一个温室。许多家庭为孩子打造了温室,让孩子与外界隔绝,盲目卫生,甚至认为外面的所有东西都不卫生,出门带自己的专用餐具,回来必认真洗澡。要知道孩子早晚都是要步入社会的,到处都是没有经过消毒的空气,怎么可能不接触细菌!
唯宜养正,才能健康。“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正压百邪。防病之法:唯养吾浩然正气!
真正的养生方法,出自《内经》这是祖先的智慧结晶。若求防病健康,请多多学习祖先留下的瑰宝----《黄帝内经》!
小儿的病分先天疾病与后天疾病,先天病难治,后天病有外感与内伤。而外感多由内伤本气自病。
外感:触冒四时不正之气,寒温不节,荣卫失和。
内伤:内伤病多生于脾胃不调。饮食不节不洁温凉所致。内伤亦有极少生于情志,如妒怀失宠之症、惊吓失魂之症。
下面略析小儿常见外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外感
外感乃一笼统的说法,实则是由于小儿本气正气自虚,不能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而表现出的身体不适。
外感有伤风、伤寒、伤热、伤燥之别。按季节不同,外感的病机证候治法均不相同。发和于春天的外感多属春温,夏天多属暑病,秋天多为秋燥,冬天多为冬温。
外感风寒:四季皆同,外感初起者,大人小儿均可用此方治疗。
症状:鼻塞、流涕、头痛、身痛、发热、无汗、恶风(怕风)、恶寒(怕冷)等。此时用:
方:豆豉(或黄豆)30带须葱白(最后5分钟下)煮水饮服后温覆取汗。汗出即癒。
感寒较重者:
方:生姜15—45克红糖30豆豉(或黄豆)30带须葱白(最后5分钟下)煮水饮服后温覆取汗。汗出即癒。
感风寒初起均可用此方;此方中用药均为食品,无任何毒副作用,非常之稳妥,我每用此方,治小儿外感,效如桴鼓,万勿轻视。
若体质孱弱,曾用过西药抗生素的小儿,凡外感必发高热,须对症治疗,另当别论。高热超过39度者须治标,应迅速退热。审察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非业医者,不可孟浪,以免殆误病机。
体质孱弱,时常外感,久用清热解毒或输液误治,把外邪压入体内,致外感緾绵久不癒者;此外邪内陷入里,少阴阳虚,甚或久病及肾。本属外感轻症,此时已成引狼入室之局,只有用托法治疗,把内陷之表邪仍从原路赶出,“病之来路即病之出路。”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参考方:麻黄3-5制附片3-23辽细辛3-23后下晒参15炙草15生姜十片葱白4节加水2斤煮1.5小时取汁二两日分三次服(非业医者,不可乱用)
常用清热解毒药预防感冒者,体内阳气无端受到戕伐,无异于自毁长城,自撤蕃篱,开门揖盗。补救之法,扶持阳气,重整山河。
春温
春天乃万物生发之时,秋冬时贮备的能量此时慢慢生发,此能量若充足,自然生发有力,故无病。若冬时贮备不足,生发无力,则病春温;春温与整个的气候环境有关,如流行时病,许多小儿或大人同样发病。但与个体的差异有关,虽然流行时病,体健者必不病。
《内经》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故预防宜早为之计,冬天宜藏,不宜剧烈运动,衣被宜厚,早睡晚起。
立春前后,体质弱者极易感冒,乃本气虚弱,不堪生发。春天宜服乌梅白糖汤以收斂相火,防春天肝木疏泄太过。
春温证状:初起恶寒(怕冷)发热,发热之后但热不恶寒(不怕冷),精神倦怠,脉虚,沉取不足。
方:乌梅10克冰糖30(或白糖30)煮水喝
若体虚,脉虚小者,发热不甚者:
方:黄豆绿豆黑豆各30克.煮两小时取浓汁饮。
若体虚,脉虚小,发热者:
方:乌梅10--30克冰糖30(或白糖30)
若兼外感风寒,发热之后仍兼恶寒,发热较重,脉虚兼有弦紧之象:绿薄荷3-6克(最后5分钟下)茶叶3-9(后下)黄豆绿豆黑豆各30克.煮两小时取浓汁饮。
3、暑月外感:贪凉睡中吹空调风扇而致外感者:
方:藿香10后下薄荷6后下桑叶6后下黑豆30绿豆30水煎服
4、夏天伤暑
夏天应避免在大太阳下长时间活动,以防中暑。
不要吃冷饮、凉茶、冰块,以免伤阳。因为夏天外热内寒,“春夏宜养阳”。夏天中暑:症状:头痛、发热、倦怠、自汗、呕吐、不欲食、畏阳光。
轻症食疗之法:西瓜饱啖。或饮冬瓜汁。
方:藿香10白扁豆30煮水喝
中暑严重者,齿燥,脉虚身热。
方:竹叶10生石膏10生半夏15晒参15粳米30麦冬10炙草15
呕与泻加厚朴5吴茱萸3黄连3
头痛甚加黑豆30
鼻气热加焦栀仁10
头胀如蒙是兼有湿气加:滑石10甘草3扁豆皮10
薏苡仁10厚朴10
行走暑地,有昏厥者:白蔻仁10九节菖蒲10青木香10木通10滑石10活磁石15
5、流行感冒:人多同病。症状皆同:恶寒(怕冷)、发热、头痛、身痛。
方:白芍10薄荷6后下桑叶9后淡豆豉30冰糖15
水煎服
6热伤风:症状:秋季多见:喷嚏连连、鼻鸣、流清涕、头目热。方:枯芩9薄荷6后下白术10炙草10干姜5
杭芍9当归8冰糖15水煎服
7外感高热凡高热者必因于滥用抗生素或久用清热解毒之法误治,而后频繁外感,并每次感冒必发高热。此小儿体质已虚,应不待感冒时先扶正气为治。
发高热时应辩证治疗。热在气分有汗而热不解,用白虎汤加减。
参考方:知母10石膏10-30滑石10-30粳米30水煎服
体质特别虚者不可用。视症加减不可泥法。
此治标之法,热退后应扶正气为治本之法。
邪热入心包经则昏睡谵语。
邪热引起风火交炽则抽搐、昏迷。西医即诊为肺炎、脑膜炎等病。治属急危重症。兹不赘方。
但有一点可见,病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至重慢慢发展的。从来没有初病即危重症。只是人们初不介意,一味的迷信西医西药,清热解毒、滥用抗生素甚至激素,致使小儿正气渐虚,根基斫伤,一朝病重,如大厦将倾,治属不易。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损月损,大病方成,“病若成,虽有良工半死半生也。”
我经常遇到此种重病;如有一例小儿5岁,外感于小诊所输液六次,渐高热不退,致昏迷抽搐。医院诊为肺炎、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昏迷高热月余,西医辞不治。虽经治脱险,慨叹其不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也。
8、传变预后:外感之邪不由正治,即内陷入里,被逼入体内(三阴经);沿皮毛、腠理、经络、腑、脏渐次深入,病即渐次加重;
如邪气犯肺则病气管炎、肺炎、哮喘,邪气犯心则病心肌炎、肺心病、风心病等心脏病,邪气犯肾则病肾炎、骨质疏松,邪气犯脾则病泄泻、再障贫血;
病变百端,不胜枚举。“履霜坚冰至”,可不慎乎!
9小儿用药原则:小儿病发展快,转变迅速,治疗上应能预见疾病的发展转归,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重远期疗效。用药应尽量减少毒副作用,以防治标害本。能不药而癒则不用药,能食疗则不用药。
中药来自天然,用四气五味之偏颇来校正本气之偏,即是中药治病的原理,药宜中病即止,否则校枉过正亦是害。
附变蒸论
小儿初生至一岁七个月之间出现的发热现象,虽发热耳凉尻凉为变蒸。若发热耳热髋热为外感。
小儿体质健壮者无变蒸。
夏鼎氏言:
小儿生下,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一蒸。变者,变生五脏;蒸者,蒸养六腑;长血气而生精神、益智慧也,积五百七十六日乃除。蒸变必烧热,其状似惊,耳尻俱冷,口内上唇有白泡,如鱼目粟米大者是也。蒸变之候,口唇舌色俱照寻常无异,烧热虽有重轻,精神却不丧失,口气必不暴戾,轻则三四日解,重则六七日除,不可妄投药饵,听其自愈。
巢氏病源曰。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
变蒸有轻重。其轻者体热而微惊。耳冷髋亦冷。上唇头白泡起。微汗出。近者五日而歇。远者八九日乃歇。其重者体壮热而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辄吐。哯无所苦也。
变蒸之时。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赤。无所苦。蒸毕自明了矣。先变五日。后蒸五日。为十日之中。热乃除。
变蒸之时。不欲惊动。勿令傍边多人。
变蒸或早或晚。依时如法者少也。初变之时。或热甚者。违日数不歇。审计日数。必是变蒸。
变蒸与温壮伤寒相似。若非变蒸。身热耳热,髋亦热。此乃为他病。可为余治。
审是变蒸。不得为余治。
其变日数。从初生至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九十六日三变。变者丹孔出而泄也。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变且蒸。一百六十日五变。一百九十二日六变。变且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变且蒸。二百八十八日九变。三百二十日十变。变且蒸。积三百三十日小蒸毕。后六十四日大蒸。后百二十八日复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毕也。
二、惊吓失魂症
小儿魂魄不固,偶见异物、异声受惊,则有失魂之症。中西药不能治。久不癒,精神萎靡可致精神失常或夭亡。
其症状:发热,神倦思睡,寐中不安,惊悸,惊叫,梦中烦惊、手足忽然悸动,惊恐。
各地均有祝由科叫魂之法,即癒,不须服药。
此种症状,若中西医不识,以病论治,必久服药无效,渐至夭折。
很多事物、现象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若一概冠以迷信,是非常不明智的,若不能用正确的态度看待昨是而今非的现代科学,就是迷信科学,殆害非浅。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