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针对传染病相关知识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7-4-23 18:13:59   点击数:
 1、卡介苗:可预防婴幼儿患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2、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

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HBV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3、百白破(白破)联合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4、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少数病人可发生肢体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5、流脑疫苗:可预防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

主要经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主要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严重可致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发生死亡。6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生率最高。

6、乙型脑炎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7、麻腮风联合疫苗: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麻疹导致发热、全身出现皮疹、严重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脑炎等,甚至引起死亡。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引起单侧腮腺肿大(俗称猪头肥)。严重可并发睾丸炎、胰腺炎等。

风疹病毒主要引起全身不适和大面积的风团(充血性斑丘疹),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可能导致以婴儿先天性器官缺陷.

8、甲肝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水痘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好发于春秋季,90%以上在儿童中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在托幼机构易引起多发或暴发。

10、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病。

轮状病毒肠炎可引起儿童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11、HIB疫苗:可预防由该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该菌已成为中国儿童呼吸道的首位致病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以肺炎为主,2岁以下幼儿感染率较高。

更多资讯请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