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灶往往因病灶较小,不易为物理、X线检查所发现,而当菌血症时,往往表现为全身性结核病或高度敏感的变态性反应疾病。
(一)表现在局部高敏感的变态反应性疾患可有全身性浆液膜炎,如胸膜炎、脑膜炎、腹膜炎和关节滑液膜炎。原发性胸膜炎绝大部分在3个月内可自行吸收,但临床发现的胸膜炎发生后,往往在3一12个月内会出现肺实质性病变成淋巴结肿大,此乃并不是先后发病,因为早期炎性渗出阶段,病变显影轻微,淡薄或被胸水所遮盖,不易被X线查出,只有当病灶内有干酪化和纤维化、钙化出现时,X线才能有明确的形态学改变。大片的胸膜病变,经久不愈,往往是由于肺门病灶或肿大的支气管淋巴结蔓延而来,属继发性结核,它有一个慢性过程,腹膜炎亦有同样情况。
(二)全身性票粒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全身粟粒结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也可波及脑膜。根据国内外文献记载,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26%~47%伴有粟粒结核,病变累及脑膜,主要通过脑膜-脑脊液途径,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与原发感染时机体的高度敏感性(过敏性),尤其是脑血管系统及脑膜的过敏状态有关。结核性脑膜炎亦可因脑实质干酪化或脑膜干酪斑破溃,结核菌进入蜘蛛膜下腔而引起。
(三)几种肺外结核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原发感染后的结核菌,可在许多器官、组织内播散、繁殖和生存。其生长的部位,是由毛细血管发育程度和血液供给量而决定。肺是结核菌进入血行的首选门户,因为肺的毛细血管网非常发达,肺也是最适合结核菌生长繁殖的地方。各器官、组织结核形成的趋向,按其血液供给量的多少,可排列一个顺序,在肺、肾、骨、附睾、卵巢及输卵管和肾上腺形成结核,较比肝、脾、胰和甲状腺等结核发生发展的机会多。
1.颈淋巴结结核咽喉可能有结核病变。结核菌往往由两个途径而来,一是直接由空气吸入(飞沫),一是由肺内原发灶中的细菌,经支气管、气管或淋巴管传送着床于会厌软骨内面的细小淋巴滤泡内而形成结核溃疡。因为当时体内特异性免疫力尚未形成,结核菌可以继续沿淋巴管淋巴结的索链蔓延,可呈串珠样肿大淋巴结。淋巴结炎发生干酪坏死,可以吸收钙化,也可干酪破溃,甚至窦道形成,而久治不愈。
2.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肛门瘘管血播的结核菌在肠系膜下层进入淋巴结形成结核病变。肠结核的发生部位,取决于肠系膜淋巴结的特点、肠系膜的形态学,可资借鉴,如回(盲)肠的淋巴滤泡密集在一起,形成"Peyer斑”肠渍疡往往是卵圆形的,与Peyer斑形状一致。又如小肠下端和大肠吻合的部位,滤泡成堆的密集在一起,所以溃疡倾向融合成单个大的不规则的溃疡,形象的称为“鼠啮洞”。肠结核溃疡常常可以自然愈合,如果回肠部大面积的筛状环溃疡愈合,可使肠腔变为狭窄,或者常在溃疡的部位出现局限性腹膜炎而不致于发生全部腹膜炎症,但局部粘连形成,甚至影响肠内容物的通过。另外,当肠壁有溃疡时,病人如果吞咽了结核菌,就能在溃疡处形成结核病灶,若无溃疡,则不易产生。
位于肠系膜下粘液腺周围的结核结节,是结核性肛门脓肿的重要来源。在有结核的部位,倘若感染了化脓菌引起的急性炎症,结核病变往往被激活,并由急性炎症变为慢性结核溃疡,恰好与典型的颈淋巴结核相似。脓疡将寻找一个通道或穿破进入直肠壁,或在外面穿破皮肤而形成肛门瘘。
3.泌尿生殖结核肾盂干酪灶的溃烂是肾结核的开始,尿中可查到结核菌,可有血尿蛋白和脓球,甚至肾盂空洞形成。由于细菌通过管道转移,疾病进一步发展,延着输尿管进入膀胱,起初病变在输尿管开口附近,继之累及膀胱整个内壁(层)。尽管如此,经一侧输尿管到另一侧肾脏的细菌管道蔓延不会发生,双侧肾结核往往来自血行播散。附睾结核的发病原理与肾结核十分相似,可是幼儿附睾结核极少见。可能幼儿附睾供血不足的缘故。与附睾结核相反,即是在幼儿时期,输卵管和子宫结核并发结核性腹膜炎,经常可以见到,与小男孩附睾的情况一样,女婴的这些器官血液供应也是很少的,二者发病机会为何差别这么大呢?日本尸检资料表明,输卵管结核和子宫结核,都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显然也可能后者是前者蔓延的结果。
4.骨与关节结核由于结核菌血行播散,往往发生在毛细血管网稠密和血液供给丰富的部位,红髓是常见的部位。由于这种原因,短骨如脊椎和长骨骨端,是骨结核的好发部位。
END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一下吧!扫
码
关
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