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北海市海城区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11-3 17:40:41   点击数:
 

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防治结核病任重而道远

关于结核病

你应该知道这些

↓↓↓

今年主题的寓意是:影响我们肺部健康、阻碍你我自由呼吸的传染病,不止有新冠肺炎,还有肺结核!过去的一年,举国众志成城,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对于肺结核,我们还需加倍努力,才能尽早迎来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的那一天!在当前倾力迈向健康中国、奋力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加快步伐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是全民共同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只有分秒必争、奋蹄疾飞,才能早日实现没有结核病流行的世界,用清新自在的呼吸和健康快乐的人生造福我们自己和全人类。每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期间,全国各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结核病危害、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引导个人健康行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优化社会防治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一起努力,推进早日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认识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释放出很多细小的飞沫,易感者吸入这些飞沫可能会受到感染。

尘埃传播:肺结核患者将痰液吐在地上干燥后,痰中的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可被易感者吸入肺内引起感染。

结核杆菌的特性:在痰内可存活数周到数月,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黏附在尘埃上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对湿热敏感,煮沸5分钟可将其杀灭;在晴朗的夏天,经过太阳光3-4小时的照射,完全能达到杀灭结核菌的目的。70%-75%的酒精擦拭5分钟以上可以达到杀灭结核菌的作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也能杀灭结核菌。

感染结核菌后发病的风险:人类对结核菌普遍易感,人人都可能受到感染。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感染结核菌的毒力强弱和数量多少,二是机体免疫状态。如果感染的结核菌毒力弱、数量少,可以被机体免疫系统杀灭,就不会发病,如果感染的结核菌毒力强、数量非常多,或者机体的免疫力很低,不能阻止结核菌的大量繁殖,人体就会发病。如果感染的结核菌与人体的免疫力达到动态平衡,结核菌就会在人体内“潜伏”下来,潜伏的结核菌不能大量繁殖但是它持续存活,而机体的免疫力又不能将它清除,这种状态即为结核潜伏感染。潜伏感染人群是一个庞大的潜在患者库,一旦人体某个时期因各种原因至免疫力下降时,体内的残存的结核菌可以重新生长繁殖成为继发结核病的根源。

总的来说,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一生中发病的风险为5-10%,其中约5%的人多在感染后1-2年内发病;约95%感染者,体内的结核菌长期处于潜伏状态,其中约有5%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当抵抗力下降时,发展成为活动性肺结核。

发现肺结核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根据患病后人体的反应情况和病灶的范围及性质来决定。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在发病早期多不典型,病情轻的可以毫无症状,有症状的病人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具有下列症状应警惕肺结核的发生。

1、连续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肺结核一般不咳嗽或咳嗽较轻,后慢慢加重,如果出现咳嗽症状,经过抗炎治疗2周不愈,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病。

咳痰:早期无痰或咳粘液痰,量少,随着病情进展,空洞形成后痰量增加,合并其它细菌感染时可呈脓性。

2、痰中带血丝或咯血。约1/3的肺结核患者有咯血症状,量可多少不一。咯血是病变损害血管所致,在所有肺及支气管疾病中肺结核咯血占首位。

3、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伤风”、“感冒”,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

4、发热:是肺结核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多见于下午或者傍晚,第二天早晨降至正常,故也称为午后潮热。多数表现为低热,温度在38C以下,也有少部份患者出现高热,是由于病灶扩散快或者病情进展快所致。

5、夜间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入睡后出汗,醒来出汗停止,严重者衣服均湿透。

6、其他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消瘦或体重减轻,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等。

有以上症状者应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就诊以排除肺结核。

治疗肺结核

一、得了肺结核应该去哪里治疗?

肺结核患者要在所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二、目前治疗肺结核有哪些免费政策和项目?

1.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咳血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医院可以获得1次免费的胸部X线检查(DR)和1次免费的痰涂片检查(3份痰)。

2.医院登记治疗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或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可免费获得标准化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2、5月末和疗程末各获得1次免费痰涂片检查(2份),在患者疗程结束时给予1次免费的胸部X线检查(DR)。

3.自年11月26日起,北海市政府对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兜底救助政策。救治救助对象为具有北海市户籍者及其配偶子女,且参加当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在北海市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

三、得了肺结核要治疗多长时间才能痊愈?

普通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一般为6-8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治疗的时间则需要9-20个月。四、治疗肺结核有特效药吗?

化学药物是治疗结核病最基本的方法,目前抗结核药物有20多种,常用的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实践证明,这些一线抗结核药物对治疗普通的肺结核是非常有效的。

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十字原则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早期:就是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更有助于减少排菌患者对周围人群的传染风险。

规律全程:指的是要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只有规律用药才能有效杀灭结核菌;如果治疗不规律,间断用药,容易造成耐药,治愈率将大幅度降低。在服用抗结核药物2~3周后,临床症状虽然得到了缓解甚至消失,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结核菌存活,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停药,只有坚持用药,治疗满疗程才能充分杀灭体内的结核菌,取得治疗的成功,减少复发的风险。

联合适量:由于结核菌是一种很容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所以抗结核治疗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既能增强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又可避免耐药产生。

五、服药出现了不良反应怎么办?

在治疗期间,有些患者服药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等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切不可自行停止服药,医院就诊,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肺结核

一、当前预防肺结核的办法有哪些?

预防肺结核疫情传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减少其对周围人群的传染。其次是切断传播途径,发现传染源后要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减少患者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

最后,保护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如对初生婴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二、肺结核患者应如何避免传播结核菌?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避免传播结核菌重点要做好以下三点:

1.做到早发现,早确诊。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是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且未得到规范抗结核治疗之前这段时间。研究表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口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所以一旦出现连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者痰中带血丝等症状,医院进行检查。

2.做到早隔离、早防护。确诊肺结核后,对患者要尽早进行有效隔离和抗结核治疗。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外出应主动佩戴口罩;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尽量与家人分室居住,无条件时也要分床睡,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3.做到早治疗。肺结核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及时治疗患者是对其周围健康人群最好的预防手段。患者在规律服药2-3周后,痰中的结核菌数量会大大下降,传染性也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北海日报

北海市海城区

第九小学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11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