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影像速阅80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8-28 11:08:11   点击数:
 基本信息PART/01

男,30岁。

入院时间:-4-04

主诉:反复发热26天,左侧肢无力2天。

简要病史:26天前,患者淋雨后当晚出现发热,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伴乏力,服退烧药后能退热。第2天晚上再次发热,伴咳嗽,又服退烧药退热。之后每日下午至晚上出现发热,体温在38摄氏度上下。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胸片无异常,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炎等治疗后咳嗽好转,但仍有反复发热。2天前早上起床时,发现左侧肢体无力,医院头颅CT:右侧基底节低密度灶;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常规、生化和找菌未发现异常;疑诊为“病毒性脑炎”,予脱水降颅压、激素等治疗后,病情平稳。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住院。

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查:神志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2-3级,左下肢肌力4级;颈硬,屈颈有抵抗;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住院期间出现头痛和呕吐,并渐进加重。

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白细胞×/L;葡萄糖0.9mmol/L,氯mmol/L,蛋白mg/L;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

影像资料PART/02-4-8△颅脑T2WI、FLAIR和增强T1WI:右侧豆纹动脉区较大范围梗死,累及多个扫描层面,局部梗死灶轻微强化;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小结节样T2和FLAIR高信号,考虑是无症状小梗死灶。△颅脑3D-TOF-MRA:所见颅内动脉未及异常。简评PART/03

1、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已很少见,一般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本病例考虑是淋雨后呼吸道感染,引起免疫力降低,诱发中枢真菌感染。

2、此患者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并发脑梗死,则是一个罕见的情况,给疾病诊治带来不小的挑战。3、鲜有文献报道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并发脑梗死的机制,笔者推测可能是:感染直接侵袭穿支动脉管壁,引发炎症反应,管腔闭塞,因穿支动脉缺乏侧枝代偿,最终缺血坏死;另一种可能的机制是,隐球菌感染后的炎性免疫因子影响了穿支动脉管壁,导致其闭塞梗死。4、遗憾的是,年笔者还未开展颅内动脉管壁MRI技术,此技术可能对深入理解本病例脑梗死机制提供帮助。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黄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11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