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临床医院中枢神经系统疾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4-25 6:40:38   点击数:
 

您知道吗?中枢神经可能被各种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从而引发各类疾病。如何确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目前的“金标准”。最近,医院神经内科在惠州首次自主完成脑脊液细胞学检验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增添了一双“慧眼”。

两个月前,47岁的罗女士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伴头痛,症状持续了20天,最高体温达39.5℃,医院治疗后一直没有明显好转。日前,罗女士在上班期间突然出现昏迷,呼之不应,随医院神经内科治疗。

入院后,神经内科医生为其采集脑脊液标本送至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本例呈混合型细胞反应,为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最显著特征。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后来的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结果,确诊罗女士所患为结核性脑膜炎。经过四联抗结核及激素治疗,患者很快就治愈出院了。

医生表示,这一疾病本身并不难治,难的是如何快速、精准地确诊。因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不典型表现给临床医生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造成了很大困难,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这方面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罗伟良介绍说,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颅内化脓菌、真菌、寄生虫、结核菌等中枢神经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淋巴瘤和脑膜癌的“金指标”,同DSA检查是确诊脑血管疾病的“金指标”一样,在临床上确诊一些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结核性脑膜炎渗出期MGG染色(10×)

罗伟良介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通过细胞形态学分类和细胞学的动态变化来推测脑膜的病理学改变。普通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隐球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病理学改变不尽相同,因而可以通过脑脊液细胞学动态改变进行鉴别诊断。而对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淋巴瘤,可实现其活体阶段的确诊,这是传统脑脊液检查所不能企及的。

正因如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前,由于惠州没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够自主开展这项技术,许多检查需要将病人脑脊液医院检测,不仅影响治疗,还增加了病人路费、食宿等经济负担。

年,医院神经内科便派出经验丰富的医生到国内首屈一指医院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开始筹建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正式开展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检测及研究。

目前该实验室拥有TD2细胞涂片离心沉淀仪、光学显微镜、微摄像及报告系统、细胞分类计数器等主要设备,可应用简便的玻片离心脑脊液细胞收集法和瑞-姬染色法(MGG法)进行的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填补了惠州市相关检验技术的空白。

据介绍,该技术在临床上将主要应用于以下五类疾病的诊断:

1、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细菌、结核、病毒、真菌、寄生虫病);

2、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包括转移瘤、原发肿瘤、白血病、淋巴瘤);

3、对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4、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脑血管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对病理性和穿刺误伤性血性脑脊液的鉴别。

医院成功开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后,可接受来自惠医院标本送检,极大方便了医生对于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原发性及转移性脑膜癌病、白血病及淋巴瘤鞘内转移的诊疗,能有效提升惠州地区神经内科诊疗水平。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供稿:神经内科饶瑜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宁

编辑:钟一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11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