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简介
付怀刑,作家,诗人,善作歌谱曲,作品在全家各地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几百篇。获奖多次。现为某公司负责人,公司经营很有特色,人称老板型的诗人作家。
今日封面人物DailyCover付怀刑作品
左边第一人:吴志強
记在扑灭“流行性乙脑及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疫情中的吴志强院长
(对瘟疫爆发时期的中西医结合防控与治疗)
文/傅怀刑
吴志强,男,汉,生于年,四川省井研县马踏镇人,多年长期从亊医药卫生基层领导(临床医生、院长、业务院长)及医务工作,尤其擅长西医诊疗技术,在历次扑灭传染病疫情中屡建奇功,在当地医界及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盛誉,为德艺双韾的西医名医。一九五八年秋、冬末春季,“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突发,来势汹涌,爆发猖獗,乐山井研马踏区辖区为爆发中心,传播感染严重。四川省委省政府反应迅速,即刻采取紧急措施,特派四川医学院教授儿科主任张昌儒(女),副教授二医院派出医疗组紧急赴马踏支援督导扑灭疫情防治工作。井研县委政府指令卫生科朱银章同志,亲临马踏指导并负责组织药品器材专门供给工作。随着四川医学院教授张昌儒(女)医院黄德清护士长等带领医疗支援组的到来,医院调派出高技术水平的中、西医生,护理人员组成疫情防控诊疗组,全院医护人员、全院员工对防控扑灭救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展开了不懈的、有力有效的防控治疗工作。防控医疗组由医院业务院长著名西医师吴志强,著名中医傅作霖、王睿智等人组成。下设疫情防控治疗组及护理办公室:1组长:吴志强:(负责参与领导安排布置指导全区的疫情防控治疗工作)中医主治医生:傅作霖王睿智西医主冶医生:吴志强护理办公室:刘淑华赖水仙曾水清曾述清疫情防控治疗组在四川医学院张昌医院疫情防控治疗支援工作组,指导督促下进行工作。在这场全院医护人员参与,积极投入抗击疫情,防控救治,扑灭疫情工作中,乐观了不少感人事绩,和典型案例,对于这场同流行性乙脑,流行性化脓性脑膜炎的防控,救治、扑灭经过,记忆犹新,觉得有必要总结书写出来,奉献于世。下面就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及防控救治概况简述于下:一、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简称乙脑)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变部位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脑、脊髓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坏死……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其病源体是一种嗜神经病毒(乙脑病毒)传染源主要是患者与隐性感染者,其次是家禽家畜,家禽家畜既是本病的动物传染源,亦可成为病毒的临时宿主,花斑蚊子是病毒的长期宿主,也是乙脑传播的主要媒介。乙脑好发于夏秋7、8、9月,多发于10来岁以下儿童,但不同年龄的发病率差异很大。2本病潜伏期为:4~21天,平均为2周(14天)。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无明显前驱期症状,突发髙热,神倦嗜睡,或伴呕吐,昏迷惊厥……诊断与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该症属于温病范畴,一般归于署温、伏署、暑厥等,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因暑热疫毒为患,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据病情又有解表清气、芳香化湿、化痰开窍,熄风定痉、宁心通络等。1、治疗方剂有:银翘散加减,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清瘟败毒饮合羚羊钩藤汤加减,安宫牛黄丸,止痉散,紫雪丹等。2、据病情辅以针刺人中、百会、十宣、承浆、涌泉等穴西医西医诊断:检查体征、化验、实验等……结论为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治疗:一、高热施以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百分之三十酒精擦浴身;药物则以:1、安乃近滴鼻2、亚冬眠疗法3、激素疗法二、惊厥则施以:1、降低颅内压2、使用镇静止痉药物三、呼吸衰竭,及时氧气吸入,经常吸痰附:本病应与突发高热伴有中枢神经症状的疾病作一鉴别:1、中毒性菌痢2、化脓性脑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A、中毒性菌痢好发季节与乙脑相似,其突发高热,昏迷惊厥而无明显肠道症状者最易混淆,但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无变化,大便采样检查有红细胞及脓细胞。3B、化脓性脑膜炎早期症状与乙脑相似,但脑脊液外观混浊不清,细胞计数高度增加,数千可达1~2万,多核细胞占绝对优势。C、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无季节性,起病缓慢,早期发热不高,脑脊液呈毛玻璃样,静置后有薄膜形成,结核菌素试验成阳性。二、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头痛、呕吐、瘀点、颈项强直及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主要病理变化是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本病的病原菌为脑膜炎双球菌,患者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空气中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常流行于冬、春季节,在2~4月间为高峰期,以15岁以下儿童最为多见。诊断与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根据四时分类及症候表现差异而分为冬温,风温和春温,系温热邪毒为患,治疗应以清气解毒为基本大法,而具体则又须结合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变化,症候症状,而施以清气凉营解毒,扶正固脱,开窍凉肝、熄风止痉。1、治疗方药依据病情选用“清温败毒饮加减”、“犀角地黄汤加味”、“紫雪丹”,“止痉散”、“安宫牛黄丸”,“银翘白虎汤加味”,“竹叶石羔汤”等方。对本病昏迷不醒病人,可用紫雪丹吹入鼻孔,病人有即打喷嚏流淚苏醒的效果。2、必要时辅以针刺人中、十宣、百会、承漿、涌泉穴。4西医诊断:A、检查体征B、实验化验:三大常规:血常规、大、小便常规。C、作腰椎穿刺术抽脑脊髓液检查肉眼观察:清、浑浊、色。D、化验:1、常规。2、脑细胞计数。3、五管糖试验。治疗:一、采用抗菌药:1、磺胺类:口服磺胺嘧定,肌注或静滴磺胺嘧定钠制剂。2、青霉素(小儿剂量15~20万单位/公斤/日,成人日不少于~万单位)分次肌注或静滴。3、氯霉素:必要时可与青霉素联合使用,分次口服,肌注或静滴。二、对症治疗:1、配制pnc皮试液及皮试注射2—4u2、配制pnc腰椎管注射液,用0.9%Nach5—Oml含pnc2o万u作椎管缓慢注射(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脉搏、血压、心速变化)3、磺胺—s,D配制椎管缓推注射1—2mL升液朮后病人休息10分钟后将病人头低脚高护送回病房观察治疗。4、物理降温:冷敷或百分之30酒精擦身。药物降温:高热可口服阿司匹灵,肌注安乃近。5、镇痉:烦躁惊厥,给予镇静止惊,如:鲁米那、阿米妥钠,水合氯醛肛直肠注强镇静等。6、补水(液):纠正体液酸碱平衡补充营养及支持疗法。对于高热、呕吐、休克昏迷,早期即现中毒的病人,一般以百分之10葡萄糖为主,适当加入钠盐或钾盐补液治疗。总结疫情发生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指挥下,在四川医学院,医院的指导支援下,在全院医护人员乃至全区医护人员及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下,众志成城,打赢了这场流行性传染病疫情防控治疗战,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的传染漫延,阻止扑灭了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染流行,在这次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诊断治疗中,更是从多方面更好地展现了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同时更体现了祖国医药在对瘟疫流行的防控治疗有其独到之处,更进一步体现了在防控治疗疾病上,采用中西医药结合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和必要。具体作法:一、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时采取对病人的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及时治疗,对患者的唾沫及鼻咽分泌物应作消毒处理,对家禽家畜等易感动物要妥善管理。二、做好防控知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搞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消灭媒介昆虫蚊子,卧室及公共场所要常开窗通风,及做好相应的消毒。三、做好预防,在药物预防上中草药:1、大青叶、板蓝根水煎服。2、金银花、蒲公英、夏枯草水煎服。3、黄藤根或茎水煎服。西药:1、对密切接触者可服磺胺,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成人1克,儿童0·25~0·5每日3次连服3天,同服等量碳酸氢钠。2、增强人体免疫力,在流行的1~2月前广泛开展疫苗的接种。四、在诊断治疗上:采用中西结合,发挥各之所长,相互配合,采用中医的辨证随证施治,与西医的诊断化验、实验、检测,支持疗法等相结合,收到相当成功的满意效果。五、治疗过程中,在川医张教授指导下按流行病学作了几组分类及中、西医分别治疗观察,其结果结论:中医中药在对本次疫情病症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无论在时间,疗效、治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痊愈后更无其他后遗症,且治疗费用低,突现了祖国医药的博大精深!真实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说中医药无用,中医不科学的谬论。。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吴志强院长,他尊重科学,思想解放,虽然他主攻西医学,对于中医,他牢记毛泽东主席的号召:“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对于疾病的治疗,他从不局限于单纯西医药,主张中西结合,尽可能发挥各自长处。在中医理、法、方、药与病症相符时他非常支持中医药治疗,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历次扑灭防控治疗如:“流感”钩体病“等疫情疾病中,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取得非常好的战绩!更为特别的是他既是院长,又是疫情防控治疗组长,有这样的见解、认识、修养、广阔的胸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附:典型重症一例:患者XXX男32岁石花岩三队该员于年8月某日医院,症见该员昏迷不省,抽搐不止,体若燔炭,高热不止,脉滑数,无汗出,四肢逆冷,牙关紧闭,无法察其舌诊,痰鸣有声、形势危急,经中西医会诊,中医傅作霖、认为该症为温病范畴之春温,已是气营两燔,热陷心包,热闭则神昏不省,热盛动风则惊厥抽搐,已是热毒深陷,内闭外脱危重之症,属现代医学之脑炎。西医吴志强认为:该症为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四川医学院张昌儒教授同意以上病情诊断看法和分析意见、医院支援老师及其他会诊医生无异议。结论:中西医诊断为流行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中医:1、内服紫雪丹清热解毒,熄风镇痉,开窍安神。2、辅以针灸:针刺人中、十宣(刺破放血)、百会、承将、勇泉二、西医:镇静药1、鲁米那针剂。2、水合氯醛肛直肠,强镇静。中药首剂按两个小时喂服一次,该员服药,因牙关紧闭,无法开启,只得用注射针管吸药汁后,从一牙缝处慢慢注浸入口中。数个小时后该员苏醒,停止抽搐,口已能张但见:口燥干涩无津、舌起茫刺,口腔内似抹黑烟,黢黑一般。接下来随症施治,三日后痊愈出院。当年疫情严重,患者众多,治愈者枚不胜举,仅举一例,提供参考。本文系吴志强院长供述相关资料,傅怀刑整理,并经吴志强院长审定。特此说明。图片来源网络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