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11趟过岁月那条河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8-6-4 13:50:58   点击数:
 

吴老师的亲情纪实小说《趟过岁月那条河》(连载)推送以后,读者反响强烈,纷纷留言、转发。尤其是在国庆期间持续推送,给广大读者送去了精神盛宴。根据昨天的“读者问卷调查”,98%的读者希望在节后继续每天推送,为此三山备受鼓舞,代表吴老师感谢大家的厚爱!这不由让我想起江苏作家毕飞宇先生的一句话,“最好的长篇小说是作家写的,最好的短篇小说是作家让读者在自己内心去写的,它一定是作家与读者共同打造的。”所以“三山语文”顺应读者要求,继续每天推送一章,期待您和吴老师一起共同打造《趟过岁月那条河》!预祝吴老师小说首发成功!期待吴老师小说带给我们别样的审美体验和思考。

小说连载01‖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2‖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3‖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4‖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5‖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6‖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7‖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8‖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09‖趟过岁月那条河

小说连载10‖趟过岁月那条河

吴宏萍,女,江苏射阳人,生于年,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高级教师。任教高三语文三十多年。爱好文学创作,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创作了数万字的小说、散文、随笔。

读了下面几篇吴老师的亲情散文,可能会对你理解小说《趟过岁月那条河》有很好的帮助!

1、老妈“玩”手机

2、老妈卖鞋

3、父亲病了……

4、往事悠悠

小说连载‖趟过岁月那条河

吴宏萍

一个17岁失去了父亲,18岁失去长兄,19岁失去了侄儿,19岁娶了自己的寡嫂的男人。在那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岁月里,支撑一家九口人的生活。他23岁患上了结核性脑膜炎,在医院昏迷了四天四夜,为抚养弟妹执着一念而醒来,顽强地活下去。文革中面对红卫兵的抄家,他手抄菜刀,跳上大桌,极力护住为一家求生的“武器”——缝纫机;因错写语录中的一个词,定性为现行反革命,被关押,受尽非人折磨,却为了弟妹、儿女生存而活。因为旁人对自己弟妹的好,他感恩而给养老送终。风范影响下辈,儿孙辈出了13个大学生,10个党员,3个国家干部。与寡嫂(自己的爱人)携手走过六十载,相濡以沫一辈子。一起送走了六位老人,抚养了五个弟妹,养育了四个儿女,打点了六场葬礼,举办了九场婚礼!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弟妹,无愧于子女。一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确实就是一个伟人,一个平凡而又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伟人!

第十一章小王萍出世

盛昌的病好了,尽管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但表面上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好。从医院回来,休息了一段时间以后,就继续回综合社上班了。

他照旧在家里收些做衣服的活,每天上班之前,把接下的衣服裁剪好了,给盛祥在家里做,家里还有几分自留地,李芳带几个妹妹种着。日子虽苦,一家人都和和睦睦地在一起生活。

盛昌住院的时候,常在梦中叫着妈妈。李芳知道,盛昌虽然很怨恨母亲张小玉,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她不顾一切地走了,但母子情分很难割舍的啊,病中的盛昌想妈妈了。

张小玉嫁人之后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女,怕儿女们恨自己,心里也过不去这个坎,所以一直没有回来过。在盛昌生病的时候她正好做“月子”——她跟那个男人结婚之后又生了一个女儿。所以她一直也没能去看盛昌。

张小玉的女儿满月了,她听说盛昌出院回来了,就带着女儿回来看盛昌。

母亲回来看望自己,盛昌没有反对,毕竟母子心相连,那是天生的。其他弟弟妹妹们,看盛昌脸色显示的宽容态度,也就没有避而远之的意思。

张小玉在看过盛昌以后,觉得孩子们并没有太多地排斥她,心里稍稍有些安慰。那个男人家条件稍微好一点,以后她常常会带些粮食回来,接济家里。虽然孩子们对她也不是太热情,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啊,也没有什么怠慢的,尤其是小五妹,看见妈妈,还是很亲热的。源于亲情,慢慢地张小玉也时常到家里来走动走动,有时候也带着女儿回来住几天。

盛昌和李芳也没有明确表露对母亲回来的反对,相反心里多少还有点感激。

转眼到了年9月,盛昌和李芳的女儿王萍出生了。

这个孩子是在盛昌生病前怀上的,怀孕初期李芳就经历了盛昌生病的惊吓,再加上后来李芳的营养跟不上,孩子生下来就显得非常的瘦小。

在月子里,李芳就发现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一样——脸长得不对称。大概在出生十几天的时候,这孩子夜里哭闹,一摸在发高热呢,仔细看看,孩子的下巴一边大一边小。右边下巴上好像长着一个东西,可能是受了寒凉,那里红红的。

医院,医生也不认识这是什么,就说这是娘胎里带来的。

那孩子高烧很严重,只剩下一口游气了。

医生也很无奈,对盛昌说:“把孩子带回家吧,实在不行就放弃吧。”

李芳看着这个小生命,紧紧地搂在怀里。到家后她就给女儿敷上冷毛巾退热,但过了很久热度还是不退,然后又把她抱到一个老中医那里看。老中医也没见过,只见孩子的右下巴肿起来了,看上去通红,上面布满血丝,孩子热度低些那里颜色就淡一些,热度越高颜色就越深,不明就里,也只好开了些退热的药。

一时间王家生了个“怪胎”的消息就传开了。

那时的人还是很迷信的,认为家里生了个“怪胎”是非常不吉利的。有人建议盛昌把这个“怪胎”处理了。还有人说,王家这几年都不是太顺,是不是这个“怪胎”在作怪,要想大家好,赶快把这个“怪胎”扔了。

听到这些议论,盛昌却不以为然:“这也是个鲜活生命啊,不管怎么样,她也是爸爸妈妈身上的肉啊。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救这个孩子。”

那孩子也很乖,不是太难受的时候,她总是笑呵呵的。

命运真的是太作弄人了。李芳小小年纪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个孩子是李芳的第一个女儿,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啊!刚来到人世就要经受这么大的磨难。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芳都暗自垂泪。不停地祷告:老天啊,你要让这个孩子活下来啊,有什么痛苦让我来承受吧,孩子太小了,就像蛋黄一样的娇嫩,她能经得起这样的磨难吗?

不知道为什么,李芳这时会时不时地想起大红——那个出麻疹而死的孩子,她是害怕女儿王萍也跟大红一样啊!

无助的李芳,天天守着这个女儿,害怕她哪一天就悄无声息的“走”了……

为了给这孩子治病,李芳和盛昌跑了很多地方,也用了很多的偏方,可是由于当时医疗水平落后,尽管看了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是什么病,只是胡乱医治,所以她的病况一直没有好转。

听镇上老人说这个孩子下巴上长的东西叫“胎里带”,一定要让死人手摸,只有死人的手摸了,这个东西才会消下去。盛昌和李芳实在没办法了,就相信了这个话。听说哪家死了人,不管多远,他们都会抱着孩子去让死人手摸孩子的下巴。可是先后让十几个死人摸了,也没见好转。

在一家人的精心照护下,孩子也长到十个多月了,这期间这孩子受了很多罪,经常莫名的发高热。

有一次李芳带着孩子去外婆家,哪知道孩子又发高热了,不吃不喝,一直昏昏欲睡,小脸通红,尤其是脖子上的那个东西又大又红又烫手,还布满了血丝。由于肿的太大,孩子的头都挤歪到一边去了,非常吓人。

外婆、外公吓坏了,连夜和李医院,治疗了两天也不见好转。李芳只好带着她回家。

盛昌和李芳再次把医院,因为前年盛昌在此住院,认识这里的医生,他们也非常相信这里医生的水平。以前也来看过几次,每次都开点退烧药,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次他们央求医生再瞅瞅他们的孩子。

这里的医生经过反复会诊,初步诊断是神经性血管瘤,这种病在当时很罕见。

要保住孩子的性命就要立即动手术,但是手术风险很大,因为血管瘤中的毛细血管太多,一旦手术过程中这么多毛细血管都出血,那是很难止住的,孩子就很可能在手术台上下不来了……

医生的话,让盛昌和李芳听了后背直发凉。

看着怀里满脸通红的孩子,盛昌和李芳真的是欲哭无泪。

手术还是不手术?这关系到这个孩子弱小的生命。

盛昌医院的走廊里来回走动,心里充满着矛盾……

盛昌看着孩子,握着孩子的小手说:“孩子啊,你实在是太小了,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怎么来解救你,如果你的痛苦能转嫁给爸爸妈妈,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替你受苦。现在爸爸决定给你做手术,你一定要坚持住,你要是能躲过这一劫,将来在我王家长大,爸爸妈妈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不会让你吃苦受累。如果今天手术中你有什么意外了,你也不要怪爸爸妈妈。我们太穷了,实在没办法给你更好的治疗了……”

李芳听了盛昌的话,心里非常难过,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孩子啊,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将来去一个好人家投胎吧……”

盛昌和李芳考虑再三觉得还是要动手术。

医生又一次声明,这次手术的风险特大,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要盛昌李芳夫妇再思考思考,不要急于手术。

盛昌医院的走廊里走来走去,摸摸怀里烧得滚烫的孩子,两口子蹲着地上哭起来。

那个才十个月大的孩子啊,似乎懂得父母的心,哼哼呀呀地好像有话要说,她那无助的眼光似乎要穿透父母的心,她在无声地呼喊:“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看着怀里咿咿呀呀的孩子,盛昌的眼泪大滴大滴掉落在孩子的小脸上。

盛昌毅然决然地对李芳说:“还是手术吧,这样还能赌一赌,抱回家也躲不过一死啊。”

他们握着孩子的小手,下了决心。两口子又去找了医生,向医生表明他们的心志。

盛昌、李芳终于颤抖着在手术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怎样的一次签字啊?这一笔一划签的是女儿的命啊!他们和女儿这是在跟死神争斗啊!

同时他们也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承诺:女儿啊,你怎么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受到如此的磨难?如果老天有眼让你活下来,我们定当加倍地善待你,让你幸福快乐地成长!

那时候医疗条件较差,没有专门的手术室,只能在门诊的治疗室进行手术。

为了避免孩子大脑受麻药的影响,医生决定只采用局部麻醉。医生要求家长进去,在手术时抱着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动弹。

盛昌和李芳都进去了,孩子被绑在了手术台上,按照医生的要求,他们一人摁着孩子的腿,一个人稳住孩子的头,他们也不希望因为女儿的挣扎而妨碍手术。

打上麻药,手术还没开始,孩子就声嘶力竭地哭喊着,这哭声让李芳伤心得差点昏厥过去。她实在不忍心待在手术室里,更不忍心看着医生的手术刀切向女儿的下巴。抱着女儿的头,李芳的手不停地哆嗦。

医生看到这个情形也表示理解,幸亏旁边有一个好心的病者家属,走过去替代了李芳。

盛昌摁着孩子的腿,脸总是背着孩子,他实在是不敢看着孩子。孩子的哭声夹着盛昌的抽泣声传得很远很远……

医院走廊里的地上,泪如雨下。孩子的声声哭喊,让她的心在滴血啊!她默默地祈祷:老天啊,你发发慈悲吧!这个孩子来到人间受了太多的罪了,你救救她吧!把所有的痛苦都让我来承受吧!

孩子都是妈妈的命啊!为了孩子,妈妈什么都可以做,可就是这病,妈妈是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的。

在妈妈李芳的声声祷告声中,一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了。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哭不出声音了,她的衣服全都湿透了,好似昏厥了过去。

李芳抱过孩子,医院走廊里,他是惊吓过度休克了……

护士拿来葡萄糖给盛昌喝下,过了好久盛昌才苏醒过来。

几个小时过后,孩子终于醒来了。这孩子在手术中哭的时间太长,她太累了……

两天后,医生仔细检查后说,孩子度过了危险期,手术中虽然出了很多血,但很多血管口扎得很好,加之孩子还小,恢复应该会很快的。

盛昌李芳几天来吊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他们对着孩子笑了:“女儿啊,谢谢你的不离不弃,你和我们有缘啊!你的生命是医生给你的,你逃过了死神,你就得好好地活着,我们一定把你当宝贝。将来你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做一个人上人。”

小小的王萍好像听懂了爸爸妈妈的话,发出哈拉哈拉的笑声。

孩子啊,感谢你伟大的父亲和母亲吧!你能理解你的父亲在手术单上颤颤抖抖签字的那一刻经受了怎样的煎熬?是他们的坚持成就了你,如果他们在手术前稍有犹豫,你还不是成了孤魂野鬼……

孩子啊,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最伟大的母爱在你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阐释,你能懂吗?

孩子啊,但愿苍天不老,在你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真正懂得这世界上什么才是最最弥足珍贵的……

在医院住了几天,盛昌、李芳带着孩子回家了,他们答应医生过两天来给孩子换药。

回到家里,一家人当宝贝一样的捧着小王萍,医院拆了线。

小王萍算是躲过了一劫,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盛昌和李芳是格外的疼爱她。

但是因为医疗水平的不到位,治疗不够彻底,这孩子在以后又经过若干次的手术。血管瘤依然存在,还是经常肿大,在她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怪胎”的阴影一直伴随着她,让她吃尽了苦头……

顺应民意,感谢您持续与支持

吴宏萍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顺应民意,感谢您持续与支持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wh/7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