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核性脑膜炎ct影像分析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9年第8期第22卷 论著摘要
作者:孙翘秀 闫世明 张慧荣 张丽敏 刘卫平 张智勇
单位: 长春市结核病医院(孙翘秀、闫世明、张丽敏);长春市胸科医院(张慧荣、刘卫平、张智勇)
为进一步探讨ct影像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价值,将我院1992~1997年住院儿童结脑128例的ct影像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28例患儿中男69例,女59例,年龄3个月~14岁,<1岁41例,2~3岁40例,4~7岁22例,8~14岁25例。单纯结脑13例,合并ⅰ型肺结核75例、ⅱ型肺结核38例。早期5例,中期64例,晚期51例,慢性期8例。临床分型:浆液型7例,脑底脑膜炎型63例,脑膜脑炎型58例。
本组病例ct(9800quick型,美国)扫描均由解放军第二○八医院提供,均采用层厚10 mm、层间隔10 mm的扫描定位。平扫47例,增强扫描81例,造影剂为65%泛影葡胺(每ml含泛影葡胺0.65 g,含碘306 mg)。
表1 128例ct影像与结脑分期、分型关系(例数)
分期分型
例数
正常
渗出性病变
脑积水
结核球
脑萎缩
脑梗塞
硬膜下积液
钙化
分期
早期
5
4
0
1
0
0
0
0
0
中期
64
7
30
28
18
6
7
4
3
晚期
51
0
22
34
12
15
9
3
2
慢性期
8
0
7
6
1
0
0
0
0
分型
浆液型
7
6
0
1
0
0
0
0
0
脑底脑膜炎型
63
5
28
29
3
1
5
4
2
脑膜脑炎型
58
0
31
39
28
20
11
3
3
结果 (1)128例儿童结脑头颅ct影像正常者11例(8.6%)。异常者117例(91.4%),显示有7种病变类型,分别是渗出性病变59例(50.4%)、脑积水69例(59.0%)、结核球31例(26.5%)、脑萎缩21例(17.9%)、脑梗塞16例(13.7%)、硬膜下积液7例(5.1%)、钙化5例(3.4%)。其中一种病变者48例(41.0%),以渗出性病变、脑积水、结核球占多数。两种病变同时存在者45例(38.5%),三种病变同时存在者24例(20.5%),以渗出性病变合并脑积水、结核球或脑积水合并脑萎缩、脑梗塞居多。(2)ct影像与结脑分期、分型关系见表1。结果显示晚期、慢性期患儿脑积水明显多于中期,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膜脑炎型结核球、脑萎缩明显多于脑底脑膜炎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3)ct影像与预后的关系。本组128例儿童结脑ct正常者11例,其中治愈9例,明显好转2例。117例ct影像异常者中治愈14例,于1年后复查ct,12例病变全部吸收。死亡4例,均死于脑积水并发脑疝。儿童结脑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讨论 本组儿童结脑主要病变为渗出性病变、阻塞性脑积水、结核球,其次是脑萎缩、脑梗塞、硬膜下积液及钙化。渗出性病变是儿童结脑最主要及特征性的表现。在ct扫描上显示脑池、脑实质、脑血管周围的渗出性病变,呈边缘不清的高密度影。脑积水是儿童结脑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3岁以下婴幼儿阻塞性脑积水较多,可能与导水管纤细极易狭窄闭塞有关。严重阻塞性脑积水脑室极度扩大脑实质受压变薄,ct显示两侧大脑半球变成两个大水囊,其预后差,是儿童结脑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结核球可发生于脑组织的任何部位,呈单发或多发。ct示结节状、小圆形、类圆形,增强扫描呈盘状或环状高密度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1]。结核球在ct上的不同影像与病期有关。脑梗塞可能由脑血管的炎症水肿与痉挛所致,也可能为血管内膜肥厚、狭窄、栓塞引起的梗塞[2]。本组占13.7%,低于文献报道结果[3]。硬膜下积液仅见于1岁以内婴幼儿,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或有外伤史有关,并非结脑的特异性改变。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主编.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41-142.
2 闫世明,潘桂芬,邹志艳.112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ct影像的临床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267-268.
3 邓文碧,王香怀,李庆宁.小儿结核性脑膜炎ct改变.中国防痨杂志,1993,3:115-116.
收稿:1998-11-03
修回:199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