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眼肌包括眼外肌(为4条直肌和2条斜肌及一条提上睑肌)和眼内肌(睫状肌和瞳孔肌)。轻度眼肌无力可能通过病人眼球运动时出现复视查出。眶脂体填充于眼球筋膜鞘与眶壁间隙,同时也填充于眼外肌、神经及血管的间隙中。当动眼神经受刺激状态时,眼内斜视,瞳孔缩小,调节反射明显亢进。
关键字:眼眶人体解剖
1.两眼所有的运动(除会聚运动外)都是协调进行,故视轴保持平行,双眼视力只有在视轴平行时才可能实现。眼球运动检查,病人在头固定位时跟着检查者的手指移动而移动。轻度眼肌无力可能通过病人眼球运动时出现复视查出。
2.眼肌包括眼外肌(为4条直肌和2条斜肌及一条提上睑肌)和眼内肌(睫状肌和瞳孔肌)。内直肌收缩使眼球向内移动,由动眼神经支配。外直肌收缩使眼球向外侧移动,由外展神经支配。上斜肌收缩使眼球向下向外旋转,与下直肌共同作用则可使眼球向正下方向移动,支配上斜肌的神经为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损伤引起上斜肌瘫痪,病人患眼不能向外下斜视,当患者把眼转向下外方注视物体时,可产生复视。下斜肌收缩则使眼球向上向外旋转,与上直肌共同作用是使眼球向上方移动,支配下斜肌的神经为动眼神经。上直肌和下直肌也为动眼神经支配。
眼眶
3.睫状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经睫状短神经到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眼神经的鼻睫神经发出睫状长神经传递眼球感觉纤维和许多交感神经纤维,交感纤维支配瞳孔开大肌。
4.眶脂体填充于眼球筋膜鞘与眶壁间隙,同时也填充于眼外肌、神经及血管的间隙中。在临床上下列几个眶内间隙较为重要,常可能为血液或脓液积聚的地方。①巩膜外腔,这个腔隙位于巩膜与眼筋膜鞘间,在此腔中眼球可以灵活地转动;入眼球的诸神经均通过此腔,行局部麻醉时,可将麻药注入此腔内。②中央间隙,位于眼筋膜鞘和各直肌形成的肌锥之间,血液若在此区外渗则将使眼球固定并向外突出。③为位于肌纤维与外侧骨膜之间的间隙,血液外渗可向前延伸累及结膜,不过眶隔可限制其流向。
5.眼球筋膜鞘,又称Tenon氏囊,由围绕眼球的结缔组织形成,前方起自角膜巩膜结合部,后至视神经周围,眼外肌、血管和视神经均穿过此筋膜而至眼球。
6.完全切断动眼神经引起特有的症候群:
①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瘫痪;
②外斜视——上斜肌和外直肌失去了拮抗力量的作用,而使眼球转向外侧;
③眼球不能向内、向上及向下方运动;
④瞳孔开大——交感神经的扩瞳作用失去了拮抗力量所致;
⑤调节辐辏反射(调节反射)和对光反射消失(包括直接和间接)——瞳孔括约肌瘫痪;
⑥复视。
7.当动眼神经受刺激状态时,眼内斜视,瞳孔缩小,调节反射明显亢进。在小脑幕疝时,动眼神经中支配上睑提肌的纤维首先受压,出现上睑下垂。有颅内压增高者突然出现一侧眼上睑下垂时,可能是脑疝的早期症状。
8.动眼神经麻痹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海绵窦血栓、小脑幕疝等。
9.引起ArgyllRobertson瞳孔的病灶是在顶盖前区的附近。不过对于瞳孔光反射消失而调节辐辏反射(调节反射)存在,还不能作充分的解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