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发烧感冒,反反复复一直好不了。”
“啥也不能碰,一碰就过敏,皮肤问题真是让人头疼。”
“大家吃了一样的菜,别人都没事,自己却上吐下泻的。”
遇到这些问题,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免疫力”这三个字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病毒、细菌,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力是守卫人体健康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也是人体健康最好的医生,因此增强免疫力非常非常重要!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今天是12月15日,也是第33个“世界强化免疫日”,这一节日主要是为了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脊髓灰质炎,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因为脊髓灰质病毒仅感染人类,且已经有有效的疫苗,接种疫苗后免疫能终生持续,因此脊髓灰质炎也成为了少数可以被消灭的疾病之一,在年我国已基本消灭了这一疾病。
在脊髓灰质炎完全可控的今天,世界强化免疫日的存在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重视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护自身健康。
免疫力低下的六种表现
1.缺少睡眠
芝加哥大学研究发现,与每晚睡7.5~8.5小时的人相比,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体内抵御流感的抗体减少50%。
2.以车代步
整天开车的人不爱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会长两倍。
3.不爱喝水
充分饮水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使感冒病毒难以迅速繁殖,能增强免疫。建议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饮40毫升水计算,儿童需饮更多的水。
4.缺少社交
社交可以增强免疫力!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社交圈子越小越容易生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愉悦的心理状态实在是太重要了。
5.抗生素依赖
出现头疼发烧就服用抗生素的人会让病毒产生抗药性,降低自身免疫力。
6.情绪压抑
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期保持消极悲观的心态,免疫力也会越来越差,总之乐观的人更健康,悲观不只是心态问题,还会影响你的健康。
出现这六种情况,你的免疫力有待提高啦!
细数从小到大那些必须要打的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一些容易感染的疾病的目的。宝宝出生后,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为了保护脆弱而娇嫩的新生命,从出生开始就必须适时进行一系列疫苗的接种啦!
宝宝出生以后,需要按次序进行预防接种。年,我国开始实行“五苗防七病”计划免疫,进行常规接种的疫苗制剂有5种,这5种疫苗制剂可以有效预防7种传染病。
出生第一针——卡介苗
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预防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出生第二针——乙肝疫苗
出生时注射第一针,1月龄注射第二针,6月龄时注射第三针,预防乙型肝炎,有效保护期5-15年。
出生第三针——脊髓灰质炎疫苗
是一种口服滴剂,2月龄、3月龄、4月龄时各服用一次,每次两滴,4岁或入学前加强免疫一次,主要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出生第四针——百白破三联疫苗
3月龄-12月龄期间共注射3针,18-24月龄可注射加强针,主要预防百日咳、破伤风、白喉。
出生第五针——麻疹疫苗
初免年龄为8月龄,7周岁可加强免疫,初免失败也可以在1.5-2岁再进行一次免疫注射,主要预防麻疹。
在年,我国扩大了计划免疫免费提供的疫苗种类,将原有的“五苗防七病”基础上增加到15种传染病,增加的为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流脑多糖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钩体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和炭疽疫苗。
很多人认为只有新生儿才需要接种疫苗,成人没有这个必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一方面,接种疫苗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定时间后有的疫苗抗体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从而降低对相应疾病的预防作用,这时需要加强免疫。比如说麻疹疫苗出生时接种过,但是年龄大些及麻疹流行期,还是需要加强接种的;成人型的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在10岁时第一次接种后,也应每隔10年加强一次。
另一方面,有一些疫苗对成人的意义非常重大,比如现在已经预约到明年的九价HPV疫苗。HPV,是人乳头瘤病毒的缩写,也是首个被证实感染会引起癌症的DNA病毒,接种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可以帮助女性降低HPV病毒导致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免疫的重要一环,重视你的免疫力,正视疫苗接种的重要意义,捍卫自身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资料:
1.修正.增强免疫力,不妨这样做[J].青春期健康,,(07):34-35.
2.张莹.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作用探究[J].中华养生保健,,38(09):-.
3.徐韬.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终结可预防新生儿死亡的优先干预措施[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54(05):-.
声明:
1.文章版权归大专家.COM所有。
2.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大专家.COM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4.上述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介绍科普知识及新闻报道适当引用。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