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
2.分型——人型、牛型、非洲型、鼠型
3.抗酸性——耐酸染色呈红色(阳性)
4.潜伏期——4~8周
5.灭菌方法——①烈日暴晒2~7h②℃沸水煮沸5min,70%乙醇2min③焚烧——痰液焚烧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传染性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痰结合阳性菌最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少见消化道传播
3.易感人群:抵抗力低下者(包括:老人,小孩,HiV感染者)
4.预防:切断传染源(隔离结核菌患者),儿童可在出生一个月接种卡介苗
二、临床分型「全重点」
(1)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多见儿童,初次感染者
伴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
X线:哑铃状阴影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多见儿童
伴高热、严重者有全身中毒现象,细菌进入血脑屏障可引起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最严重),呼吸困难。
X线:粟粒状阴影
(3)继发型肺结核(Ⅲ型)
以浸润性最常见,好发于成年人
发病慢,临床症状少而轻,预后良好。
X线:肺尖部/锁骨下片状,云絮状阴影
以纤维空洞型最严重,传染性最强。
起病凶急
X线:肺门抬高,肺纹理垂柳样改变,纵隔移位。
y
三、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最常见??后期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2.全身症状:持续午后低热(38℃),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
3.体征:肺部叩诊浊音;气管向患侧移位。
四.辅助检查
1.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
2.X线——早期诊断肺结核最主要的方法
3.PPD(结核菌素实验)皮内注射PPD,48~72h后观察皮肤硬结直径「横径+纵径」
①硬结直径≤4mm为阴性(-)
②硬结直径5~9mm为弱阳性(+)
③硬结直径10~19mm为阳性(++)
③硬结直径≥20mm为强阳性(+++)
4.纤维支气管镜
5.红细胞沉降率
五.治疗原则
1.化学治疗
化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短程化疗疗程6~9个月。
药名
缩写
主要不良反应
异烟肼
H
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能损害
利福平
R
肝功能损害、变态反应
链霉素
S
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
吡嗪酰胺
Z
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
乙胺丁醇
E
视神经炎
对氨基水杨酸钠
P
胃肠不适、变态反应、肝功能损害
一般联合用药:2HRZE+4HR??2HRZSE+6HRE
2.对症治疗
①毒性治疗严重中毒者可在化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
②咳血的治疗(见呼吸系统总论2)
③胸痛严重患者胸腔穿刺抽液
a.每次抽液量0ml
b.出现胸膜反应(抽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心悸,脉细,四肢冷)
处理:应立即停止抽液,平卧,观察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